有时我们总说怕什么来什么,其实我们所怕的是因为我们心中一直所想,由此才会把这些吸引来。
你所能想象的一切都已经存在。
同样,无论你所能想象的愿望是什么,它早已存在!它是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想象得到,它就已经存在于创造之中。
想象你想要的生活方式,想象你要的每一样事物。
善用你的想象力,创造一些可以让你感觉良好的游戏。不管想象的是什么,要让它们成为看得见的有形事物,就得通过想象,并感觉到你喜爱的一切,来驾驭爱的力量。
有一位年轻女士大学毕业后,试着找一份工作,努力了好几个月都找不到。
她最大的障碍,就是明明没有工作,却要想象自己已经有了。这位女士每天在日记中写她很感激来到自己面前的工作,但依然找不到。
然后,她领悟了:她拼了命地找工作,等于是大声跟吸引力法则说她没有工作。
之后,这位女士做了调整,最终改变了一切:她决定用自己的想象力,过着如同已经有工作的生活。她把闹钟设定在很早时间,就像要去上班一样;她在日记上写的不再是她感激即将来临的工作,而是感谢她在工作上获得的成就,也感谢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她每天计划着穿什么衣服上班;另外,她还开了一个薪水专用的账户。
那两个星期,她好像自己真的有了工作,后来,出乎意料真得到了一份工作。
对于吸引力法则,我很早就知道了,也一直在实践,但总是很难吸引到自己想要的。由此,就开始怀疑法则是否真的有那么大的神奇。
看了《力量》这本书中这段内容,才明白了原来自己并没有真正看懂,怎样去做才能吸引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以前做的吸引力方法不对,难怪吸引不到想要的。
要想吸引到自己想要的,就要付出爱。要按“创造过程”的步骤去做,也就是想象它、感觉它、接受它。
想象:就是专心想象渴望的事物。想象自己正与渴望的在一起,想象自己正使用想要的东西,想象自己正拥有渴望的一切。
感觉:在想象的同时,一定要对自己正在想象的事物感觉到爱。要想象并感觉到正与自己渴望的在一起,想象并感觉到正使用自己想要的东西,想象并感觉到已经拥有自己渴望的一切。
想象力联结了自己和自己想要的所有事物。渴望加上爱的感觉就创造了吸引力,能把渴望的一切带来。
接收:无论你渴望的是什么,都必须全心全意地要它。渴望就是爱,如果心中没有炽热的欲望,你就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驾驭爱的力量。你必须真正渴望自己想要的事物。
自己一定要渴望所要的,因为渴望是一种爱的感觉,而自己必须付出爱,才能得到自己喜爱的一切。
细思之下,吸引力法则其实也是对想所得事物进行的倒推。如果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么就想得到它需要什么条件。为了满足这样的条件,自己又该怎样去做。于是,就按所具备的条件要求自己,以达到和想要的事物同频。
比如,你想得到一份工作,那么,你就要考虑,这份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当你按这份工作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自己时,也就和这份工作同频了,这样也就很容易得到这份工作了。
以后,自己要按照“创造过程”的三个步骤去践行,相信自己心中有爱,想象自己想要的,真诚的去感受。相信这样做,一定会有力量吸引到自己想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