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日本旅游时,我们印象中最多的标签就是买买买、打卡胜地、吃喝玩乐。明明是块有着巨大城市财富的土地,为什么旅人们常常只关注它的口腹之欲,甚少愿意剥开这层糖衣,看看它弄巷之间的有趣文化?
日本毕竟是一个活生生的国家,而不是快经济下仓促建成的度假小镇,这个国家会成长、会跳跃、会思考、也会生病。步履不停的十天六城里,我不疾不徐地和六位姿态各异的姑娘近身相见——欲言又止的古典尤物京都、冷静优雅的权杖女神东京、慢条斯理的渔家姑娘白滨、来自森林的氧气女孩奈良、接地气的海港厨娘大阪。希望能用我粗浅的笔触,陪伴同为旅人的你一起探索更具体的西日本。
首先感恩你的到来,本文分为三篇,分别是京都、东京、奈良,此篇为京都·欲言又止的古典尤物。
先放几张整个行程的西日本旅拍。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03791/45323884b4dac42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03791/a3a84797e8e99be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03791/ae56b361ff842f4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03791/05fa227d9c1a1ce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03791/1d81205cf0425e1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03791/d2ba3fc93fc79eb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03791/e5658340ce2622e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03791/eb1a81739d956b35.jpg)
京都·欲言又止的古典尤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03791/57f6d452b96bae40.jpg)
简书上另一位叫乃竹的作者对京都的描述得尤其地道:京都是一个充满着极端和矛盾的城市,舞伎的装扮无限华丽,有着最繁复的装扮和最鲜艳的色泽,是加法的极致;而僧人却减掉了所有装饰,穿着世界上最深的颜色,朴素贫寒至极。这是京都两个极端范式的呈现,是盛装的上限和朴素的下限。传统的茶屋里会摆上西洋古董,菜市场旁会有咖啡馆,寺院的尽头是当代艺术画廊,而这里曾一度是摇滚圣地和嬉皮重镇。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03791/e2e0d2fc6177c188.jpg)
出发前,我对京都所有的欲罢不能都可以用乃竹的"极端"和"矛盾"两词概括,亲身体验后有了新的体悟,京都古典与现代的矛盾对立、精雕细琢的极致美学,犹如太极图里阴阳和合的道场,它介乎极致与矛盾之间——用"平衡"二字来安放更加合身。于是,东本愿寺也成了我京都之行顿悟最久的一站。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03791/3b7bb5d2decd1353.jpg)
东本愿寺是400年前的产物,在京都的老牌寺庙里地位颇重,寺内曾有个建在地底的招待所,平日接待僧侣所用。我未见过建在地下的酒店,不会潮湿阴暗不宜久居吗?更何况东本愿寺名声在外,也不是小地方,为什么要把好好的招待所为什么要建在地底呢?
书里介绍,原因有二。首先,东本愿寺是位四百年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建筑师思虑再三,觉得不能在老人家前厅大兴土木,只能"曲线救国",其次地底幽深黑暗,再在抬头的地面处建一扇弧形的顶窗,直接透过地面看到天空,深意是僧侣在地底苦无天日地修行,但始终有微弱的光亮作为信念支撑。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03791/faae56df05678f8c.jpg)
一个醍醐灌顶的答案,建筑设计师大概是个不折不扣的鬼才吧。
这也同时牵扯出我对自己国家和时代的思考:我所在的这一代人,对普世价值观常常会有很多打破方圆的看法。要是让新生代的血液来操盘东本愿寺招待所的设计,未必会囿于盖住老建筑风采的传统观念而选择收敛低调沉于地底,我们更倾向于彻底推翻,彻底重生。
在我们这代人的成长过程中,甚少有人会向我们发声——社会运作的维系不完全是由先锋的个性、甚至钱权来决定的,它本身有无形的规则。有更多的人在为大社会里的真善美,努力做出许多忍让和成全。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03791/d402269da3bb5c55.jpg)
京都阴阳平衡的美学常常可以中和这些事情,它游离在离经叛道和墨守成规之间,东本愿寺招待所在建筑上看似俯身成全,反手间却做出了建筑奇迹;京都地底的文物保护不能大范围修建地铁,所以路面景观修建得禅意美观,几百年历史的木头老宅依然吐故纳新。
出发之前我翻了资料,东本愿寺招待所其实已经拆了,但我执意打灯造访。为了腾出时间,我还将原本白天坐JR去东京的计划咬咬牙改成了夜间通宵巴士,幸好后者也没让我忍受彻夜不眠的疲惫。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03791/550b6866770280de.jpg)
寺庙需要脱鞋进入,天冷,我和小鱼儿冰凉的双脚踩在光洁又有质感的百年木头上,十米高的大殿极其通透,没有复杂的物像和摆设,大殿平铺直叙,空旷却心生敬畏。少即是多,少和多都是阴阳循环里的相倚相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03791/d6fbae6e7c09139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03791/c4130cae25d3ed1c.jpg)
京都就是这么一个活在平衡道场里的绝代尤物,她深美娴静又欲言又止,旅人并不能简单地以照片或者两三天的走马观花探之,她只适合优雅漫游,只适合娓娓道来。
(@hello小史努比,2019年3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