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您方便来趟学校吗?”
放下电话,我心想,终于能和他的家长见见面了。这孩子太调皮,学习也不好。这不又在班里惹事了,我对下午的见面满怀期待。
下午她如约而至。这是一位中年妇女,穿的干净整洁,举手投足间可以感觉到她的温文尔雅。
我找了一个凳子让她坐下。我俩开始攀谈起来。
她说这是她的第二个孩子,老大是姐姐,比他大挺多,有了老二,又是男孩,所以家里就比较惯着他。
我就和她说了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主要就是他比较调皮捣蛋,学习跟不上不说,总是惹事,让老师很是头疼。
她并没有太着急,一直静静地看着我。于是我接着说:“您看,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好好学习才是出路呀”。
只见她不慌不忙地说:“老师,我们家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也不指望他学习有多好,就平安长大就行。至于长大以后,我们家拆迁,给了三套房,他娶媳妇管够了”……
林则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子孙比我强,留钱没用,钱多了反而会“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更没用,只会“增其过”。
可是我们做家长的爱子心切,总想的把最好的留给孩子,把我们最看重的钱财留给孩子,但事实上留钱财真的不是最好的选择。
那留什么呢?是书吗?是知识吗?也不是。
我们来看看司马光家训是怎么说的:
“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看;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留金银财宝,子孙未必能守得住,留书给子孙,未必能看,不如在冥冥之中多做好事,做善事,这才是真正为子孙的长久考虑啊。
《周易》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些圣贤智慧都是在告诉我们,想让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有福泽,在自己的德行上努力,比其他的外在的一切都管用。好的德行是绵延不断的,会让子孙受益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