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备考自考本科,以及软件设计师的考试,考到了这东西(PS:本来就该必须学),所以写一篇博客来分享给大家,顺便消化下自己所学的知识。
OSI七层模型
图片来自CSDN, WANGZHEN同学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也有种说法是把上三层合在一起了,叫做五层因特网协议栈,其实原理都一样。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由低到高具体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第7层应用层—跟用户交互,协议有Telnet远程,FTP文件下载,HTTP网页协议,SNMP协议,DNS域名系统
第6层表示层—提供语法表示,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编码,解码,URL加密等等
第5层会话层—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会话的连接,比如PHP,JAVA里面的会话机制就在这一层。
第4层传输层—为会话层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输-面向连接或无连接。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 ,传输层最常见的就是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协议,传输层也有防火墙。
第3层网络层—流量控制,差错控制,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设备包括路由器(包含了网关功能),三层交换机,防火墙,IP等。
第2层数据链路层—提供帧传输,管理mac地址,也叫硬件地址,物理地址,是全球唯一的地址。设备有网卡,网桥,交换机(包含了网桥),AP,AC,二层交换机等。
第1层物理层—负责硬件,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受方则相反。设备有中继器,集线器,网线等。传输单位为比特流。
其他方面的术语:
载波监听:先探测网络是否可用,每个站点都不间断探测。
多路访问:如果空闲,就可以在任何时可发送需要传送的数据帧
冲突检测:站点是独立的ip,
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重发,技术被淘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