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
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
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
冬至北方多数人有吃水饺的习俗,南方人多数人有吃甜食的习俗。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之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都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山中的泉水也已暗暗开始流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