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我有一个周姓的小伙伴拥有很多的小人书,我们两家是世交都是教师的后代,我的小人书情结可以说是从发现他家的“宝藏”开始的。我对革命战争题材的尤为感兴趣,如《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小兵张嘎》 、《鸡毛信》等是我的最爱,因此在小伙伴之中与他交往是最密切的,常在他家看书、吃饭甚至睡觉。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远在北京的小姨给我邮寄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下)、《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的小人书。这五本书成了我最初的藏书底子。那一个阶段我最向往的地方就是新华书店,因为柜台里摆满了题材广泛、风格迥异的小人书。之后,我开始购书藏书, 每到一个新地方,我都会去书店里逛一逛,买一些在本地买不到的书。有一次,我回老家过节,搭车到18里以外的县城购书,居然把手里的钱花光了,不得不步行走回小镇。
这期间陆续购买了《智取威虎山》、《红灯记》 、《刘胡兰》、《闪闪的红星》等几十本。有一次听说新华书店有《小马倌》卖,我发疯似地往书店跑,遗憾的是此书已卖完。当时我不死心,向与我妈同过事的营业员姚老师央求道:“《小马倌》书再到时,一定为我留一本。”一周后我如愿以偿。
又过了两年,新华书店为小朋友们开辟了一块小人书天地,租看一分钱一本。向父母讨上几分钱去书店租看小人书是当时最开心的事了。我常出一两本书的钱,与身边的小朋友交换看上三四本。我比其他小朋友们幸运,没被“当场抓获,驱逐出境”,还源于看场子的营业员也是我妈原来的同事。
我读小学高年级阶段,每当节假日或空闲与低年级小朋友玩耍时,我就可以显摆一下了,跟他们讲一些从书上看来的小故事,让他们赞叹、佩服一番。现在想起来,应当感谢那些小人书为我儿时提供了精神食粮,丰富了我们儿时的文化生活,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后来,小人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我结婚生子后,才又开始购一些如《孙悟空》、《金坛子》 、《赌城奇遇》等小人书以启迪教育儿子。
真正开始藏书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偶尔发现离我家一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旧书屋,并有几本我儿时喜欢看的小人书,顿时欣喜若狂。那时候完全是无意识地收藏,只感觉很亲切,就买了几本,以弥补原来小人书丢失或受当时条件限制未买的缺憾,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童年》、《地雷战》。没想到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已过知天命的我,心中仍存有一份小人书情结。
现在的孩子每天都在看动画片,热衷于那些怪兽和灰太狼喜洋洋,对于书的兴趣并不大。也难怪,现在到书店里根本看不到小人书。小人书可能只有四五十岁的人对它有着别样的感触,连同一些美好的感受,都被封存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