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权利。作为生命体,我们来到人间,就已经是一个对未知充满渴望的自然的学习者。否则,人和大多数动物将无差别。
2.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7年,我深深地爱着这份职业,我做得认真,做得有滋有味。但我仍然不敢说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为了把我的工作完成好,我天然地对它保持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在,我并不是唯一的爱这份工作的人。
3.不管智能电脑和手机的功能有多眼花缭乱,孩子们都需要有一些安全的学习空间来开展学习,带着好奇心去探索世界,以及适应从家庭生活到成年社会环境的转变。
4.如果一味教导学生服从命令、循规蹈矩,当学生走出校门时就难以应对愈加复杂、日渐相互依赖的世界。
5.《知行学校》这本书提出了创造优质教育的法则,它能让学校和家庭教育充满生机、富有创造力。很久以前就有人向我推荐这本书,直到今天,我才如珍如宝地拥抱它,阅读它,像亲手展开一副画卷,我一点点欣赏它,并从中获益。
6.学校教育不能是单一行为,它必须响应时代的期许,符合社会的价值判断,并对现实有所回应。一个注重学习行动的社会,要将其资源集中投入到对学习者发展过程起塑造作用的各种组织当中,这样的学习型组织是社会持续变革、成长的孵化器。
7.中国的崛起也带来了自身文化的困惑。随着中国以领导者的身份逐步登上全球舞台,对于中国文化自身的认知进行深层探寻尤为重要。多年来,中国一直在采取行动,加速能源结构调整,尽管外界对此几乎一无所知。自2009年启动的历史性碳减排承诺起,中国就已经将自身投入到一条转型的道路:终止并最终逆转温室气体排放的灾难性增长。随着历史性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2015年在巴黎签订,我们在减缓并最终逆转全球气候方面正在进入一个全球合作的新时代。围绕气候变化的全球领导力量转变既具有象征意义,又有实际影响。中国传统智慧的觉醒与对一种新型全球领导力的前所未有的需求相结合,可以创造出一的良性循环。
8.《大学》是一部以“领导力形成发展的七证反思空间——知、止、静、定、安、虑、得”为根基的领导力培育手册。真正的领导力并非来自企图心或是源自地位的权威,而是来自于一个人一生专注培育自己的深入倾听的能力:既倾听当下,又倾听若隐若现的未来,以及将自己的注意力从无论是金钱、权力,还是奉承等自我关注或他人的不良影响中释放出来。领导力必须培育孟子所说的“不动心”,继而形成明晰的愿景。他们必须有诚信,才能因此而建构服务于更远大目标的真诚协作,为一个更大的整体的福祉服务。简而言之,超越“一切如常”的领导力需要智慧,而不仅仅是需要感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