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讨厌一个人住是从上一次眩晕开始的。夜里一个人准备好叫救护车,盼着天亮能找到人或则去医院。岁月无情从来不是说说而已的,面对的身体健康问题才是无情的,因为它不受控制。生病可以生的这么没有来头,也查不出来原因。继续的在夜里煎熬,慢慢找到眩晕的位置和规律,心理做好一切最坏的打算。到了白天,病症开始减轻的时候静已经很清醒的知道下次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该如何应对。
现在的医院都是头疼医疼,脚疼医脚,好不容易挂完号看病,开了一堆仪器诊断,再次挂号回去已经不是上一位大夫了。结果就是无厘头的无结论诊治。类似这样的病确实难下判断,过了差不多半年时间,静才慢慢从生病的过程和日常反应里大概推断出了病因。原来人死也没那么容易啊,确定了自己不会死以后,静逐渐的开始规划关于死的安排。
以前为了一点奖金,为了房子为了人际关系的烦恼都没那么重要吧,房子是刚需只不过也是一种商品附件属性的炒作,静知道,生病看病才是刚需,关系生死。
如果明天就死了呢,静想,今天我会选择做什么?轰轰烈烈的过上一天?找自己最亲近的人陪伴,去找爱而不得的人表白并获取同情?吃上平时最舍不得买的山珍?去看一个能到达的最美丽的风景?都不是耶,静想,这些事情也许都很重要,但不应该是死前才做啊,活着的每一天就应该鼓足勇气已经完成了心愿。最后的日子里,静只想要一份日常,吃一份本来就准备好的日常饭菜,但不能剩菜了。做一些日常本来该这一天完成的工作或者家务。然后静静地离开,不过分的想太多,不过分的去打扰这个世界,走的时候尽量安静,像一道流星划过,给天空带来一丝的亮光,然后消失。随着消失的是亲人和朋友的记忆。等大家都走了以后没有纪念和记忆好像没有来过,没有人知道,但是曾经给活着的人带来了一丝亮光的静的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