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4日札记摘要记录
成人化的关口,你是在把他往成人的方向推,还是往巨婴的方向拉?!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是无法下这个“推”的决心。
他们总有太多的理由告诉自己,自己的孩子是不需要被残忍对待。
同时他们也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是真的吃不了苦”或者说“自己的孩子能力真的不够”或者“孩子真的是有些心理问题”,实在没有这些也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自小体弱多病”。
所以,总是会在事实层面看见自己的孩子真的不能被驱离!
所以,休学、啃老、无能的“巨婴”就比比皆是了。
因此,但凡潜意识深处有这样想法、观念的父母,那他们就终将培养啃老的“逆子”。对于心理咨询师、心理老师也是如此,只是他们咨询、陪伴、教育出来的会是无能的“弱者”!甚至在伴侣关系中亦然,当然只是大家从来不认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与观念罢了。
甚至,在极端的案例中,比如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的个案——最少在我所接触的为数不多的“精神分裂”的个案身上,其实我观察到的是他们非常明显的“退行”现象!(当然在精神科医生那里,那就是不正常行为、怪异行为了)——也就是说是极端的“巨婴”了。
在这类看似极端的个案当中,我却观察到了一个反常的现象!也即是和个案关系最密切的监护人(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伴侣,甚至可能是兄弟姐妹),我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我观察到了,实际上在他们的潜意识深处,他们是允许了个案的“退行”,甚至有时候说的不客气一点,就是他们纵容了个案的种种怪异行为。
案例:
有一个个案,她所谓的“精神分裂”第一次是在她临产前后发病的。后发展到了无法工作的地步了!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先生就把她接回了家;而且从那以后,先生就开始带着自己的太太常年四处求医了。
若只是从表面上看,这绝对是一个“十佳先生”了。自己不仅要出去工作赚钱,还要做家务带孩子,然后还要三天两头的带这个“精神分裂”的老婆四处求医问药。
但从我这个心理师的角度,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场景,也就是这个个案其实是一个从小到大被父母包办长大的孩子,从穿衣打扮到各种学习培训都是父母一手包办,个案从来都无法自己做主,到后面的升学、考试、选专业,也是父母一手指定的;因为父母是国营企业里面的双职工,所以孩子从小就根本没得选,必须也只能走父母的路;因此工作自然也就是毫无悬念的进入父母所在的国营企业单位;而工作之后,自然也就到了适婚的年龄了,那也在父母的安排之下,选择了从农村进来的、老实本分的老公。
当被抛进工作、婚姻——这个成人世界里的时候,她如何能应付的了如此复杂的成人间的人际关系?她如何承担得起,生儿育女、养家糊口的重担?
而分娩生产自然就是成人化路上的一大考验!
本来在初为人母的这个关键时刻,生而为母亲是会油然生起照顾子女、哺育子女、呵护子女的自豪感、责任感乃至初为人母的激动与喜悦。
分娩出了自己的孩子,看见、陪伴、哺乳自己的孩子,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在促成人的心理成熟!
相信做过父母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初为人母,刚刚诞下婴儿的头一个月里面,实际上心理是真的还没有完全进入母亲的角色,很多时候只是头脑层面知道了,那是我的孩子,但真的要在心灵层面、在情感上立刻获得为人母亲的那种亲近感、下意识,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
当然为人父亲需要的时间其实更长。
父母的角色,其实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它需要在长时间和婴儿(孩子)陪伴、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为这些行为本身就是在塑造我们的潜意识心灵,使之进入父母的角色!而若少了这个过程,其实人也是不会天然的就知道怎么做父母的!——这也是成人化!
但这个个案的情况就是,她从来是没有能力的,从来都是在父母的溺爱之下长大的,她从来没有准备好进入社会,更没有准备好进入婚姻,也谈不上担负起做为母亲的责任。
而这个关口以她父母的习性,在她最脆弱的时候,她的父母也必然是用呵护允许了她所有的“退行”,她的父母肯定也是把她所有的“幻觉”、“被迫害妄想”、怪异行为,都当做孩子生病了一样对待!
允许并且细心照顾!
但是,个案的潜意识会收到什么?
很显然的是,在这个关口父母没有推她一把,没有把她驱离原生家庭而去组建自己的家庭,而是允许了她退缩!
当然这里的“推”,不是生硬的推、不是心狠的推、不是行为层面的拒绝与冷漠;而是潜意识里面为自己的孩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庭,终于有了自己的后代的那种喜悦。
用一句心灵鸡汤就是“带着爱看着孩子离开自己!
所以,就不奇怪,在以后每个她解决不了的问题前面,她都会发病了!
所以,父母的爱,还有先生的爱,到底是把她推向成人,还是推向巨婴!
关键就是在这里!
当然,父母、先生,在本质意义上,他们自己也没有完成“成人化”的过程!
要不然,这个个案其实也不会是这样的了!
还有就是这个老婆要好,问题的关键、解决的钥匙在先生身上!而我是没有办法的。
第一、所有心理治疗的前提都是在咨访关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的!而她已经退行了,并且拒绝和其他人建立起任何关系。
第二、若我强行训练她、咨询她、治疗她,涉及到的就是,她有太多的逃避空间;我仅仅是稍微要求她必须好好和我说话,她就会退缩到先生那里去求助!而先生也是习惯性把她当小孩一样照顾!这就真的无解了!
好了,虽然这个案例是比较极端,但也正是因为极端,所以恰恰也把“成人化”这个关口,父母与孩子的心灵状态揭示的非常清楚了!
所以,为什么有些父母总是做不好那个关键的一“推”,其实真的要扪心自问,你是在把他往成人的方向推,还是往巨婴的方向拉!
我曾经是一个因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四处求助心理咨询的普通人。两年前我接触到姚一敏老师的《内家心理学》,被一敏老师的真实所感动,我知道这就是我要的,于是就开始向一敏老师求助。在这个求助的过程中我的问题得到了改善,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而我自己通过学习也在蜕变和成长。这一路走来我发现我曾经走过来的路分享出来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为此我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目标,一个方向。用我的成长经历,用我学习到的知识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卢静微信二维码 内家心理学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