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老师们时而抱怨现在的学生学习习惯差、不愿学习、伸手党、情绪比较激动。老师们讲课很卖力,讲的也很精彩,但有些学生们没劲,效果不理想。此时老师们会很苦恼: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学会控制住自己?
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给老师和学生的身心带来一些变化,比如说身体上的疲倦、心理上的压力递增、自我效能感的增加或减少等。这些变化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影响着施教效果和学习效果。现在依稀还记得,第一次任教7天7晚班次的时候,对于上理论课程的老师而言,需要巴拉巴拉的一天讲9个小时的内容。虽然期间有休息、有停顿,但依旧会发现身心方面的变化,如身体上的疲惫、情绪上的抱怨。同样,班上的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不能有效、全面的记住知识点从而产生无奈、自责的情绪;考试时间的逼近,内心的焦虑产生等等。慢慢的这样的消极状态悄悄而来,而这些都渗透在我的课堂中,影响着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
长期以往,这该如何是好?我想我需要学会控制住自己。这个“自己”指的是双个方面,我和我的学生们都需要去学会控制住自己。
那如何学会控制住自己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的合理(理性)情绪疗法,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他就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所以我们又把这个理论又叫ABC理论。
那该如何运用这个理论来控制住自己呢?
这里,我们首先要学会去明确诊断出生活中和工作中遇到的A、B、C分别是什么?就如我提及到“上7天7晚的班次”就是诱发事件(A),“我”很疲惫,甚至抱怨(C),你会发现诱发事件A和情绪行为C是比较容易发现的,而认知层面的B即不合理信念你难以发现。往往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征是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以及糟糕至极等。那要学会控制住自己,就是要学会去分析找出你的不合理信念(B),进而改变情绪和行为(C)。所以,我要试图去改变我的疲惫和抱怨(C),就要去先找到不合理信念B是什么?
我就试着列举一下自己能想到,有以下几种可能:
(1) 课程内容永远都是一样,不断循环再循环;
(2) 课程上的时间安排一点都不合理;
(3) 对学生这么的用心,怎么上课一点回应都没有等等。
列举出以后,开始驳斥不合理信念,我们称之为驳斥D,如下:
(1) 考试内容规定这些,难道我们可以改变内容?/内容一样,我可以考虑一下改变教学方式或者增加一些内容来充实课堂。
(2) 时间是根据考试时间和学生的时间档期来安排,难不成我可以调整所有学生的时间?
(3) 凭什么我对学生用心,学生上课就一定要有回应,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表达方式都不一样。
通过以上的驳斥,从而产生新的观念E,如下:
(1) 不断迭代自己的知识库,同样的内容,方法可多样化,比如说课堂上的举例说明。
(2) 时间安排的紧凑一些,虽然辛苦,但是这是最好的安排。
(3) 学生都是具有个体差异的,所以我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按自己希望的那样来回应你的课堂。
根据以上对认知的分析,慢慢的我们就调整好原来的情绪和行为(C),从而产生新的行为(C1),提高我的施教效果。同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明确ABC三要素,老师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不合理信念,学会去改变认知(B),生成新观念E和C1,学会控制住自己,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所以,学会控制住自己,控制住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积极树立新合理信念,这样我们在生活上、工作中都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