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车上向前看,闪闪烁烁的一串红灯,起初我以为是将要到达目的地,仔细看,原来都是汽车的尾灯。再看左边,近处是三五成群向前走的人和一辆挨一辆停着的私家车,远处一片漆黑——地图上显示那是水面。
行人一群群向前走,车子半天才能动一动,很快,上一波行人消失了,又一波人跟上来了,我们的车子还是原地不动。想到刚下高速走了没多远就看到路边停着的一辆辆车,我们还笑那车子里的人实在不聪明,大老远的路程用脚去丈量,得走到多晚?现在想来,他们还是明智的。不过,我们这拖儿带女、携老载幼的,要去步行也不是办法。
再探头向前看,汽车尾灯连成的红色长龙似乎僵死在那里,动也不动。不由有点后悔来这里了。
老公握着方向盘,看着前面静默不语。公公不时打开车门下去,前后走走看看。婆婆不住的说,咋这么多人?还走不动啊?还有多远啊?两个孩子倒还好,趴在车窗边,看周围的车和人。大儿对小儿说,这个车是漯河的牌照,这个车是南阳的,这个是郑州的……还说,这个是奥迪,这个是大众,这个是雪铁龙,这个是宝马……小儿嘴里跟着说,其实他啥也不清楚,不过还是兴致勃勃。
车子开始一点一点地向前走,是真正的蜗行。看看时间,导航的12分钟路程已经走了整整一个小时,还未到达目的地。
我终于也忍不住跳下了车。上了人行道,记得以前来时看到人行道下边就是水,我希望在这里能看到前方有水灯的影子,但越过绿化树向前看,水面仍是黑漆漆的一片。希望变成了头顶的灯光,一下子跌落到了路旁的灌木里,瞬间消失。
身边,一群又一群的人往前走,年轻人步履轻盈,孩子们蹦蹦跳跳,还有一些老年人,蹒跚着、搀扶着走,一些婴孩,被父母抱在怀里、托在脖子上走,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微笑,写满期待。
又一对抱着婴孩的年轻夫妇走过来了,从他们的谈话里可以听出来是本地人,我马上侧身一边,向他们询问此处距离水灯的路程,年轻男人笑着朗声说:“大姐,不远了,在寺坡火车站那儿,大约一公里就到了。”
我道着谢,心里又升腾起了希望,重新坐回了车里。
时间又过去了半个小时,前面僵死的长龙似乎复活了,动了一下,不久又动一下,继而开始了缓慢的爬行。
“灯、灯……”小儿叫起来,我赶紧抬头去看,果然,远处黑暗中出现了一座通体发光的建筑物。粗大的柱子,挑起的飞檐,就那么兀立在黑暗中,让人疑心是空中的楼阁,也扯动了想象,大概水灯真的不远了。
汽车继续爬行,从对面过来的人渐渐多了。他们手里拿着闪烁的灯棒,头上戴着五彩的灯环,还有闪动的兔耳、牛角,嘴里吹着琉璃卟嘚,“乒乒乓,乒乒乓乓……”人人喜气洋洋,个个心满意足。
交警也出现了,这么晚了,他们还指挥着车辆有序行驶,真是辛苦。
终于,车子到了楼阁前。近看才发现,那是一座临水而建的观景大酒店。标准的中式建筑,五层,每一层廊柱上、房檐上都缠绕着灯带,在黑暗中灯火通明,看起来雄伟壮观。
人越来越多,前行的,回来的,人行道似乎太窄了,不断有人走上了机动车道,交警在开始忙不迭地驱赶,车子的爬行又缓慢起来。
坐在车里,我似乎听到了欢快的音乐声传来,老公说,马上就要到了。透过车窗,果然看到了远处的空中不断地升起一片绚烂的红、绿、白、粉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