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行

作者: 曹梓墨Caozm | 来源:发表于2023-11-28 14:07 被阅读0次

2023年11月28日,我们前往上海工作,这次工作的主要内容还是围绕应收款和盘家底。

我是从杭州南出发的,到上海九点半。我们单位在虹桥,从虹桥枢纽到宝业中心走路20分钟。

宝业中心是一个实现了碳中和的建筑,获得过国际国内很多奖项,很多职场剧的办公场所都是在这里取景的,因此在上海公司运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明星,不过我都不认识,看来是老了,当他们说什么黄锦瑜啥的我还一脸懵逼。

现代建筑已经开始从传统迈向科技了,其实这也是一种产业的转型升级,我们以前对建筑的认识放到现在很多都不适用了。

“让建筑深呼吸。”这是我们的一个产品亮点,从外墙到内循环,包括:新风系统、空调、隔热、太阳能…这些现在都运用在建筑上,都在宝业中心集中体现。

上海宝业中心

上午一直工作到十二点半,然后我们匆匆吃了饭,马不停蹄地赶往青浦基地。

下午在青浦了解了一下情况,包括对苏州和徐州的基地情况都做了了解。

之后我们就去了同济大学和宝业的研究中心。

在这里一砖一瓦都是可再生的,同济大学的博士随手捡起几块石头跟我们说:这种石头不是天然的,是人工的,而且可再生,实现了零碳。

我摸着石头,触感柔软,真的是非常神奇,科技发展带动了传统行业迎来巨变,尤其是这几年很多观念都让我重新认识了建筑业。我们单位的主营业务是建筑,我们在碳中和领域一直是遥遥领先的。

宝业是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综合性建筑类民营企业,建筑是中国产业的基础,我们董事长说:建筑是没有次品的,它等同于药品。这句话很精彩,宝业从来不赚昧心钱,一直是稳扎稳打的状态,这得益于“蟹穴主义”的工作原则,我们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和边界里面做事情,要把品质做出来。董事长不止一次在会议中提到:要航行,不要漂泊。航行就是有方向的、有目标的,当别人都一哄而上的时候,宝业依然坚持做自己的事业,从来不受外部干扰,不是什么有钱赚就去做什么,赚钱也不能丧失底线。

新华社专题报道

新华网3月19日发表文章《宝业集团实现房屋建筑能耗Q值计量》这篇文章目前已经有194.5万的阅读量。

[建筑能耗计量指标Q值,是指建筑物室内外温差为1℃的情况下,每小时单位平方米面积的热损失值,单位为W/㎡•k,Q值越低,保温隔热性能越好。也就是说,Q值是建筑物整体保温隔热性能计量指标,更加全面、精准。]

2006年公司开始筹建建筑工业化实验室,在股份公司大楼里面有一个足尺寸、全天候的建筑实验室,实验室可以模拟各种极端天气,从零下30度到零上65度,还能模拟5-8级地震,宝业通过16年的科研才取得今天的成绩,宝业的百年宅案例也被编入十三五规划的建筑专业教材。

科学与技术不是等同的,宝业一直围绕技工贸的发展路径进行自身迭代。

有些企业也有技术,但是他们热衷赚快钱,他们没有真正脚踏实地的去落实。光有实验是不够的,还要把实验结果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去,不光要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还要能够脚踏实地去践行。宝业把实验数据运用到百年宅的建设中,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更加完善和丰富了宝业的技术,从而反哺技术发展,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这些投入的技术形成了宝业的生态位和护城河。

大地方有大地方的天性,小地方有小地方的禀赋。奔驰出于斯图加特,丰田出于爱知县举母市(举母市因丰田而闻名,最终在1959年更名为丰田市)。奔驰也好、丰田也好都是出自小城市,我的洞见是:在小地方你要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开拓全国市场,东京的企业只要占领东京就是老大了,北京的企业只要占领北京就是老大了,但是鄂尔多斯这个品牌如果只把自己的目标定在鄂尔多斯或者呼和浩特,那它就不可能成为中国驰名商标。由此可以推出企业的视角很重要,企业也好个人也好都要有全国视野和世界视野,格局一定要大,这样才能高一个维度去竞争,才有可能做出名堂来。

我们平时工作的时候也要把格局打开,在单位能学到东西是最好的,不要怕犯错,有时候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迅速对自己进行迭代,这样我们才能成长起来。

百年宅,低碳建筑

研究中心对面就是大观园,是87版红楼梦的拍摄地。

离开研究中心,我们去了颐浩禅寺观看了700年的银杏树。

满树金黄的银杏叶在夕阳下非常壮观,有种“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之气势。我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银杏树,真的印了那句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座禅寺自宋代就有了,可以说也是历史悠久的地方,尽管它的规模很小,但是这么大的银杏树给它增色不少。

我们在周边走了走,这里非常幽静,居住的大多都是老年人,我们还看到了一座奇特的石桥,这座石桥桥墩用石头做的,桥梁却是木头的,桥面上铺满了青砖,历经几百年依然完好无损,这不得不感叹中国古人的智慧。

傍晚的时候在米黄色路灯下,弄堂特别有氛围感,我们看到老年人坐在自家的门口看着来往行人、抽着烟,感觉非常惬意。

长在屋檐上的树木,不知道它是如何存活下来的

晚上我们回到虹桥,因为我酒店订在虹桥的花瓣楼,上一次来也住在这里,这里是虹桥枢纽的北侧,相对来说冷清很多,对面就是阿里中心。

清晨的月光

我今天很早就起了,下楼的时候遇到一位黑人小哥,电梯门开了之后我对他说:you first 。

他说:thank you。

我也就会这样的英语,没办法。

我在外面散步,然后一直到七点回酒店吃早餐。

之后就等公司派车把我接上去苏州。

我们在苏州搞了一个产业化,主打智能制造,目前入驻的企业有康泰拓,一家做新能源汽车零配件的公司,我们过去学习一下。

早上我喝了两杯咖啡,就是想让自己有点精神,不犯困。但是效果不好,一上车我就开始犯困。

车子驶过苏州花桥镇,这个镇厉害,都是高楼大厦,看来挨着上海区位优势还是不一样的,政府资源又倾斜,俗话说“钱多好办事”。就是这个道理。

苏州和杭州,都是人间天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是这几年苏州一直比杭州的经济规模要大,苏州虽然是个地级市,但是锋芒一直盖过省会城市南京。

杭州这两年发展也很快,但是问题也不少,我自己就是杭州人,有时候也有一种感觉就是民营经济比十年前活跃度下降了,萧山很多是家庭作坊式的企业,这些企业一直没有形成很大的规模,这其实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在经济发展初期,个体经济因为灵活可以迅速归拢财富,很多人都富起来了,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如果一直都是小作坊模式,就好比一条大江里面都是小鱼,没有大鱼,鱼越来越多就会挤占更多的社会资源,这其实是一种浪费,应该让大鱼多起来,吃掉一些小鱼,让江里面的鱼群密度下降,这样才能腾出空间来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调整。当然这只是我片面的看法,未必准确。

我相信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杭州也会越来越好。毕竟杭州是中国的数谷,是数字经济的先锋地带。

苏州主要集中工业制造,实体产业支撑着庞大的就业规模,吸纳了更多年轻人,只能说各有优劣。

我第一次来苏州基地,一进去就被规模吓到了,巨大的厂房和办公楼扑面而来,眼睛都装不下。

在办公区还有叠合板功法展示。梁柱那边镂空展示构件。

离开苏州我们又前往虹桥,准备返程。

相关文章

  • 上海行

    每个人对同一座城市的看法,都会因为自己在城市中遇到的人和事而有所不同,自己在上海接近一周的时间里,让我感觉这座城市...

  • 上海行

    2018.7.31晚上19:25分,运城机场直飞上海,21:30分到达浦东机场,到上海了! 贾翼泽和李...

  • 上海行

    上海这座城市,我一直喜欢不起来。原因何在却一直不明了,也许有我自身的原因,也有这种城市留给我的印象始终不甚愉悦的原...

  • 上海行

    家有爱女初成长, 大学独立一年整! 暑期计划中秋行, 陪姥上海愉快行! 外滩豫园九曲桥, 地铁转乘方便行! 一零世...

  • 上海行

    上海行 达武旦 它吃下我,在乌鲁木齐 ——一只巨大的铁鸟 飞向高处 它如何变得渺小 我想象着—— 黑暗中它吐出 另...

  • 上海行

    三天的HRBP会议前两周,自己一直处在各种焦虑忐忑之中,甚至出现了自我攻击的情况,不想让连自己都还不接纳的自己暴露...

  • 上海行

    上海行小记录 从苏州风尘仆仆的赶到上海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一路折腾,辗转到朋友家,已经快11点了。虽然非常疲惫...

  • 上海行

    上海行 来上海参加超级数字里力的回训,感慨颇多。 第一次参加是2017年4月22在北京,那时候因为做了功课,觉得,...

  • 上海行

  • 上海行

    住高端民宿,观城隍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海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kt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