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草,很荣幸做为今天的领读官,与大家共同学习《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这本书。
在正式领读前,先问下老铁们,读过孙子兵法的请举手?大家觉得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孙子兵法》这本书的名字大家都不会陌生,无论你是否完整地看过,总可以轻松的背出几句,比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些句子差不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在学校的图书馆,都可以看到《孙子兵法》会占一个角落,旁边会有各种关于学术或关于计谋的通俗解读,旁边还经常伴有着《奇门遁甲》《三十六计经典解读》这样的书,看起来好像是奇谋诡计,玄学的。
其实,《孙子兵法》这部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深,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不仅是一部兵书,它的应用已经触及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商业、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被广泛地引用。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比如美国著名的军事学院西点军校就把《孙子兵法》当作他们的教学参考书。日本松下电器的总裁松下幸之助就把《孙子兵法》内化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中国历代的军事家,都会把《孙子兵法》当作制定军事战略的理论依据。
本书的作者是何方神圣呢?
本书作者华杉,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合伙人战略营销创意专家,全经联首席品牌顾问,写过另外一本畅销书《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想必读过的老铁对华杉就不会陌生了。
下面,我会从三个方面为大家领读本书的精华部分。
第一部分,以强胜弱。
这个观点和以往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想方设法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打败敌人,这才是被普遍接受的观点。
问老铁们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谁最会用计呢?
一说计,就想到诸葛亮。不过诸葛亮的计,恰恰是奇谋巧计的计,不是“五事七计”的计。用孙子的“五事七计”去衡量,诸葛亮就不及格了。道、天、地、将、法,他哪一条能胜过魏国?大军六出祁山北伐曹魏,蜀国国力从此衰败,可最后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战果,反倒由于劳民伤财,最后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但他为了一个梦想,一个情结,兴师动众,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劳民伤财,尸横遍野。他要做的事,是唯有冒险,以侥幸才能成功的事,偏他又是天下第一谨慎之人,不打无把握之仗,一看不行就撤兵,那当初又何为何出兵呢?
用孙子的“五事七计”去衡量,诸葛亮就不及格了。那什么是五事七计呢?
五事,是道、天、地、将、法。七计,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就是比较敌我双方的政治、天时、地利、人才和法治。 所以孙子的计,相当于咱们现代管理学讲的SWOT分析,比较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
所以《孙子兵法》讲究的是不战,战斗应该以强胜弱,在开战前就决定胜负,而不是那种用奇谋诡计,玩以弱胜强的戏剧性游戏。对自己的决策保有敬畏心,确定自己处在绝对优势下再行动,这是《孙子兵法》教给我们的道理。
还有一点,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五勇功。意思是会打仗的人,他的所有功绩都很平常,并没有鬼斧神工,也没有神秘色彩,就是曾国藩常说的结硬寨,打呆仗。
这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还是有一定启示的。在我们的一生中,其实99%都是归于平淡,剩下1%的精彩也是源于这99%的积累,结果已注定,这1%,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有句歌词唱的好,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二部分 耐心等待
安史之乱,大家都听过吧?听过的举个手。是不是有的老铁先想到了杨贵妃?这个和杨贵妃有关系,但不是最重要的。
安史之乱,哥舒翰镇守潼关,死守不战。李隆基急于平叛,下令哥舒翰出战。由于之前玄宗已斩杀了他认为作战不力的名将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知道出战必败,但不出战必死不说,还得换一个大将来出战,没办法,被逼率军出关,结果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潼关失守,眼见长安不保,玄宗仓皇弃城逃往四川。
本可以据守的潼关就这样被葬送了。
很多时候等待就是最好的选择,这和市面上的很多观点是相反的,比如古代欧洲著名的军事统帅汉尼拔曾经说过一句名言: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孙子兵法》中的观点是,胜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那目的是什么呢?降服敌人,实现安定。其实,打赢几场战斗本身并没有意义,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绝对的优势一次性解决敌人,让敌人丧失战斗意志,从此没有战争,才算真正赢得了战争。“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意思是,不要以为防守、等待是没有价值的,在等待中积累自己的实力,不做无意义的消耗,最后用绝对的实力保全自己,甚至保全敌人,这才是战斗的最高境界。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等待就是浪费时间,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只有不断折腾,才有机会,才能创造财富,才能过上美好的人生。
这其实是认知上的一个误区,大家都听过“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吧?一鸣惊人是结果,但在实现这个结果的过程中,是不断积累,蓄力的过程,等待自己的力量慢慢变强,有利的时机出现,果断出手,一击命中。这就是等待的价值。
成功只是结果,成功的过程中是我们更应该关注学习的地方,没有耐心,不甘于等待,只想快速获得成功,是行不通的。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咱们进化营有一条理念,要在细分领域不断精进,就是守, 出去变现的过程就是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守住一个领域,守住一个位置,等于守住了一个未来,得到的复利回报将超出想象。
第三部分 逆向思考
“如果知道死在哪里,我绝对不会去那个地方”,这是查理 芒格多元思维模型中的一句话,和孙子强调的做任何事,要以失败为前提进行思考,异曲同工。
孙子强调,做任何事要以失败为前提进行思考。开干之前,先想清楚,如果失败了怎么办,这和我们通常做事的思路不一样,通常情况下,我们做事都是以成功为前提假设进行思考,大家都是奔着把这事做成去的,所以整个过程都围绕如何成功展开。
汉武帝的丰功伟绩,想必大家都了解,在历史教材和影视剧中经常出现,是相当的高大上。而事实上,像他那么穷兵黩武,多大国家也得被拖垮,他不仅把政府搞破产,而且把全国人民都逼破产了,垂暮之年,迫于政治压力,发布了罪己诏。
也许你并不赞同,因为汉武帝的开疆扩土,意义重大,怎么能是穷兵黩武,把国家拖垮呢?
这就是没有以失败为前提进行思考的结果。
出兵之前,要把成本计算清楚,这么大的部队,还要“千里馈粮”,你得给他运粮,古代打仗,运粮是个大事,若远征匈奴,出发时十车粮食,运到前线部队只能给他两车。为什么?
因为有四车被运粮部队在去的路上吃掉了,还要留四车给他们在回来的路上吃,因为还有好几个月返程呢。若粮不够,他们在路上饿死了。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李筌注解说,千里之外运粮,得二十人奉一人,费二十人的口粮才能运一个士兵吃的上去!还有迎来送往的使者宾客,车甲器械的修缮,胶漆之材,都是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日费千金,十万之师才能运转。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够不够支撑,如果失败了,将会给国家造成什么样的损失?即使能打赢,也要算算账,看看失去的和获得的划不划得来?
回到现实中,这段时间,股市气势如虹,很多人开始大举进军,准备捞个盆满锅满,可在进军前,是否想过对股市这位“市场先生”到底了解多少?股票知识掌握多少?生活备用金存了多少?如果投资失败,对家庭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把这几个问题想清楚,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悲剧了。
反复算账,不是犹豫不决,而是务实的一种表现,利用逆向思维,以失败为前提进行思考,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的看待事情的本质,做出合理的可行判断。
初看这本《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以为只是一部胜战秘籍,细细品味,很多的人生哲理蕴含其中,值得各位仔细阅读。
感谢各位老铁的聆听,再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