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路过表伯家的时候,特别清静,让人觉得好生意外。
一直以来,表伯基本上每天早上都会在他家院子里破口大骂,也不知道他骂些什么。他那破嗓门夹杂着流话让邻居们听起来特别刺耳。
不仅如此,左邻右舍随时随地都防着表伯一家,都说他家的人手脚不干净(爱偷拿别人的东西)。
邻里要是谁家丢了东西,首先怀疑的对象就是表伯家了。刚开始我还觉得这对表伯家不公平,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也改变了我当初的看法。
有一次,表伯把邻居山上的一棵大树偷砍了,并锯成了一段一段的木料,正要用车拉出去卖的时候,被邻居撞见了。因为都是乡里乡亲的,邻居也没把他怎样,只是让他把锯成的木料还回来就算了。
还有一次,我婶婶洗的衣服晾在自家一楼走廊上,到要穿的时候就是找不着那件棕色的马甲,婶婶也没特别在意,以为是收起来放在哪儿忘了。
直到在一次赶集回来的路上,她看到了表伯身上的棕色马甲,才突然明白过来,自己找不到的马甲早被别人穿走了。
那天赶集回来,表伯扛了一包杂货,走热了身,顺手就脱下外套,搭在杂货包上。半新的棕色马甲套在表伯身上崩的紧紧的,显然很不合身,以至于腋下缝过的缝隙崩得很开,露出一行行的白色线条特别显眼。
碰巧那天我婶婶赶集回来就走在他后面,抬眼就看见那棕色马甲,腋下的缝隙是婶婶自己用白线缝补过的,她再也熟悉不过自己缝的针脚。
“这不是我找不着的那件马甲吗,怎么就套在他身上来了?”婶婶自个嘀咕着。
“喂!老表,你穿的那马甲跟我那件一模一样,就连腋下缝补过的线都和我那件一样都是白色。”婶婶忍不住问了一句。
表伯这下才意识到自己身上马甲没被衣物遮挡,曝光了。脸上瞬间的尴尬,突然又飞快飘过。
“是的,我女儿前不久给我买的,有点小!”表伯慢吞吞的回答。
“真是有点小,呵呵!你女儿也是……买的衣服好像更适合女人穿!”婶婶没好气的又说了句。
从那以后,婶婶再也不把衣服晾在下面走廊上了;邻居们表面上也不直接得罪他们,私底下更是防备着表伯一家子。
后来,还听邻里的老人说,在大集体生活的时候,表伯他妈,偷拿集体的粮食和蔬菜,还被罚站过高板凳,戴高尖尖帽子。想想有点滑稽。
在那个缺钱缺粮、食不果腹的年代,生活很艰苦,表伯妈的行为表面看来可以被人理解,事实上触犯了道德底线,同样要受到教育和批评。
表伯作为一个身强力壮的大男人,在现在这样的时代,还有这样的行为,那是真让人觉得可耻,更应该受到严厉惩罚和制裁。
如今,他的儿子还在犯着同样的错误,他的家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次路过表伯家,是这般清静,原来是表伯唯一的儿子——小明因为偷商店的东西被当场逮住,送派出所去了。表伯为此事弄得焦头烂额,没精力骂人了。
其实,小明在小学时候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可是刚进中学不久,小明被怀疑拿了同学文具盒里的钱,被同学贴上“小偷”的标签后就跑回家再也没去上学了。
小明才刚满十六岁,就被送进派出所,这让他如何面对未来啊?现在孩子犯事了,到底是谁的错?
这让我想到毕淑敏老师在《家问》中写的:
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得的待人处世经验,是破碎疏离和粗暴残酷。
他们是那样幼小,缺乏分辨的能力,以为这就是人世间的模型。当他们走进社会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以不良家庭的模式对待他人。将紊乱与不协传染到更远的范畴。……如果不能卓有成效地打断绞链,这种会伤人的家庭,就像顽强的稗草,代代相传,贻害无穷。
小明是无辜的,他从小面临的环境造就了他现在的结局。虽然这种事谈不上是遗传,但是从他的奶奶到他的父亲,再到他的承接,也可谓是代代相传!
希望通过改造,认真学习、吸取教训,小明能重新成长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