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村落记忆》后记

《村落记忆》后记

作者: 黎青屏 | 来源:发表于2020-07-25 17:45 被阅读0次

              《村落记忆》后记

                                        黎青屏

2016年我使用上了民族品牌小米智能手机。秋天在山西省晋中市城市外环快速化工程跨潇河大桥工地打工,在新闻界朋友刘三丰发的朋友圈里看到了陕州区政协响应冯骥才老师号召,征集村落文化资料。我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取得联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寄给我两本手册,还有光盘。书寄回了我家里,我在工地上按耐不住,等不及看书就写起村落来,先写我们的村落,再写四周邻近的村落。

冬天下工回到家里,我才去看书,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寄给我的那两本手册。发现我写的那些村落的写法与手册要求的写法基本一致。没有做到的是缺少照片,缺少丈量数字。

不少朋友看到我写的村落文字,很感亲切,打电话,发微信鼓励我。一些朋友出于对自己家乡的热爱,邀请我采写他们的村落,如陕州菜园乡菜园村,张湾乡柳林村……

我在搜集采写村落的过程中,发现同为村落,每个村落都有自己文化特色。

我所写的村落都是按照行政村写的,同一个行政村内,自然村落较多,相邻的若干个自然村落组成一个社区;也有虽然不是同一个行政村,因为地缘相邻,相互呼应,形成一个社区的。

村落是人群的居所,是人创造了村落,人是村落的主宰,关注村落就是关注村落里的人及人的作为。人的作为又分对村落的作为和对社会的作为。往往,对村落的作为是村落里人人有份的集体应为。对社会的作为往往是村落里生长养育出来的村落名人,社会名人,是村落人群的典型代表。

社会在发展,村落在兴衰更替,在漂移。本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的农耕村落在加速向城镇漂移。于是乡村日渐消瘦,城镇日渐肥硕。

我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响应前主席号召搜集,采写,整理,记载传统农耕村落里的文化沉淀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义务,时时刻刻不敢忘记。走到哪里写到哪里。有的写得比较完整,有的写得支离破碎。都是因为搜集,采写,整理,记载当时的环境条件的原因。

我在高铁郑州南站打工,那里是郑州市航空港综合实验区,面对急剧的城市化,乡亲们正在搬出平房,住进政府安置高层楼房。转瞬就要脱离农民身份,转化为中原乃至全国最繁华大都市里的市民。嬗变之际,他们热切期待能有某种方式留住自己曾经的乡愁。

我意识到我的重道远,笃定觉心,写下去,竭尽绵薄之力写下去。是为记。

2020年7月26日于白土坡村寒舍

相关文章

  • 《村落记忆》后记

    《村落记忆》后记 黎青屏 2016年我使用上了民族品牌小米...

  • 记忆中的村落

    洛南县东北40公里的石坡镇李河镇境内,海拔高约1000米,梁上分布有张家、杨家、刘家和乔家四个院落群,最早的...

  • 80后记忆

    我一个80后离异男士,身边带着个小情人--我的女儿,跟着父母挤在一个60多平的老房子里,属于那种蜗居的状态,学历不...

  • 午后记忆

    我感觉像这种多人的记忆,我没办法去很好的去叙述,下午两个设计部那边的男生过来串门,说实话待了这么久,除了组长,这...

  • 70后记忆

    我是赶着77年的尾巴出生的,上头有个姐姐,所以母亲经常说我很幸运,没赶上78年的计划生育扎大肚,晚生几天就...

  • 80后回忆杀之十一-----大美女李嘉欣

    要说到80后记忆美女李嘉欣绝对是前十…

  • 80后回忆杀之十一-----大美女李嘉欣

    要说到80后记忆美女李嘉欣绝对是前十…

  • 最低的底线

    我每天至少要看一次这个金融的文章 然后做笔记 然后记忆提取练习一次 当然每天仅仅一篇文章做笔记,然后记忆练习是不够...

  • 古村落的文化记忆

    一、古村落的文化渊源 古村落是由古代先民在农耕文明进程中,在族群部落的基础模式上,进而因“聚族而居”的生产生活需求...

  • 童年记忆中的村落

    我小时候家在农村,村子东头有一望无际的竹林,不知道是谁栽种的,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长的短的茂茂密密的,煞是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村落记忆》后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sm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