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是创意的天敌,警惕则是创意的朋友
【书名】:混乱——如何成为失控时代的掌控者
【作者】:蒂姆哈福德
【本书总页码】:288
【已读页码】:50(第一章:创造力 end)
本书第一章分析了混乱的场景与创造力的关系。
大卫鲍伊在毒瘾缠身的情况下,利用挫败和干扰打破艺术创作的僵局;多位科学家跨界多项目并行,反而硕果累累;多项科学研究表明注意力缺乏比专注的人更具有创造力。
先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以上的现象。
NO.1: 挫败和干扰,如同从阿尔卑斯山跌入谷底。这时候如果循规蹈矩,按之前的路线,我们最多花去大部分时间回到达到原来阿尔卑斯上的海拔——可见我们浪费了时间;但是发挥创造力,我们抓住这次机会,换条路线,或许就从此登上了喜马拉雅。
NO.2: 跨界、多项目并行在本书中称为——“经营网络”。它有以下几个优势:
1. 实践方面多项任务互相影响促进:比如来自绘画的创意让我们将枯燥的笔记变成了一张妙趣横生的脑图;
2. 当我们高度关注一项任务的同时,同时潜意识会进行别的任务,灵感的花火就可能在这时产生。当灵感一来,我们转个身就能解决“经营网络”中的另一个任务;
3. 转移注意力本身——一个任务难免陷入僵局,那么我们就停下来,进行另一项任务,一切先交给潜意识吧;
4. 有时候走进死胡同,我们可以松一口气。因为我们还有别的项目可做——俗话说——“如果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最后我们可能一无所获”。
NO.3: 之所以注意力缺乏让我们更具有创意,是因为注意力缺乏的人容易分心,容易收获更多的外界信息,正是这些信息让我们联想发散从而创意倍增。
那么问题来了?
NO.1: 我们是否应该故意给自己创造混乱?
NO.2: 多项目并行这么好,但是很多人的焦虑源头就是同时做太多事,忙不过来——这个矛盾怎么解决?
NO.3: 为了增加创造力,我们得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咯?
答案如下:
NO.1: 如果一切顺利,我们没有必要创造混乱;遇到问题时,问题已经是个混乱了,那么故意创造混乱也无可厚非了。
NO.2: 之所以焦虑不是因为项目的多少,而是我们没有合理规划。我们要做的是分清轻重缓急。如果不规划,就算只是一个项目,我们也会因为没有注意重要的时间节点而导致在 deadline 上焦头烂额。
NO3: 分散注意力只是表面现象,关键是我们需要和外界链接,吸收更多的信息。
“创意,就像强迫着大脑里的血液倒流”——我们要充满对挫折、意外、以及信息的警惕,这才是创意的来源,只是混乱刚好触发了你内心攀登高峰的本能——但是别走老路——这个世界很精彩,碰见好看的小姐姐不如主动搭讪,加个微信吧。可能下一个情人节你也可以撒狗粮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