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里我说到像我现在这个年龄,要开始注意节制饮食,多运动。所以现在晚餐一直吃得很少。有一天晚上,我在厨房吃面条和西红柿炒蛋。印度邻居问我:你吃这么少,晚上不饿吗?我说到了晚上11点,我也饿。然后他问我为什么还要吃这么少,要是晚上饿会睡不着。我说我就是不想让自己过得太舒服。然后跟他讲人之所以要锻炼,也是要让自己过得不那么舒服。然后我引申到《life of Pi》这部电影,说主人公为什么要感谢那只一直想吃掉他的老虎,因为他需要恐惧去激发自己生存下去的勇气。跟他讲这么多,印度人估计也理解不了,毕竟每个人的想法是不同的,但是我没有印度人的大肚子。
曾经一度受某种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生短暂,没事不要乱折腾。事实上,我今天依然是这样想的。作为一个没有太多资本可以去折腾的人,我以为稳妥还是重要的。当年,我之所以没有坚持要去美国读博士,以及后来化学系重组没有果断从荷兰离开去德国念博士,说到底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畏难,害怕挑战以及随之而来的痛苦。而因为害怕挑战,却给我带来了更多原本不必的麻烦。趋利避害,避重就轻是人的天性。即便在哈佛大学,你问他们是更爱看《辛普森一家》还是《莎士比亚》,尽管作为一个理性人,大家都知道《莎士比亚》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提高和更长远的愉悦,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辛普森》。前段时间,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网上有个冰书挑战,写出对最自己影响最大的十本书。他很不理解有些人罗列《盗墓笔记》《明朝那些事》的意义何在。我读过全部的《明朝那些事》,写得有趣,读起来轻松。可是我觉得我就是读十本《明朝那些事》,也不见得能够增进多少我对这个社会的理解。读文献也是这样,那些读起来轻松简单的,基本都是一些灌水文章,它讲的你都懂的话,又能给你带来多少提高了?无论接受一些新的知识还是增进对于既有知识的理解,这个过程都不会太轻松。这也是为什么村上春树说阅读和写作是一件体力活,需要调动全部的精神,正襟危坐地来干。
早起、锻炼身体、阅读文献、写作、学习新语言、探索新领域都是让自己不那么舒服的事情。而看电影、刷微博、赖床、无所事事都是容易的事。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一件事你干起来越轻松,就说明干这件事是在走下坡路。而人在进步的过程中,恰恰好比上坡,是要比下坡辛苦一些的。很多时候,人只有感觉到不那么舒服的时候,才有成长的空间。我这么说,并不是说要没事找事地吃苦。不久前,有朋友转了篇《没有经历过痛苦的博士求学经历是不合格的》。我的回复是这样的:
不赞成文中这种所谓要舍得吃苦的观点。长久以来,各种要努力,要吃苦的励志学害人不浅。一个自我强迫式,打了鸡血般的自我激励常常是不可持续的。我实在不觉得没事找事地找苦吃有何必要,难道作者是个自虐狂?读一晚上书就叫痛苦了?那很多看一晚上电影,打一晚上游戏的人,有觉得痛苦吗?作者就是矫情,夹杂了点莫名的优越感。但是我为什么没有打一晚上的游戏了?是因为我知道这样会损害健康,干扰工作,让我将来承受更多没有必要的麻烦。人生很短,放在更加宏大的一个视角来看,会觉得很渺小。这一生,无论是乐在其中,还是为了一个心心念的目标,抑或自我实现地选择做什么,选择不做什么,都是我自找的。如果非得没事找事地寻找痛苦,我只能呵呵。
后记:人跟人在思想上的差距不是很大,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会关心天气。跟老板们一块吃饭,会发现他们也很八卦。有的时候会觉得有些成功人士也不见得有多么高大上的思想。甚至辩论起来,他还不如自己口若悬河。可是道理都懂的时候,怎么做就是关键了。能不能为了更加长远的利益,让当下的自己不那么舒服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