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术的书籍有很多,我看过的有《大整理术》《佐藤可士和超级整理术》,还有一些居家整理术等等。整理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无非就三点:
- 从哪来回哪去
- 障碍最小化
- 极简主义
从哪来回哪去
整理术里面其实并不太强调事物的分类。太过细致的分类,其实已经违反了极简的原则,会造成困惑和查找的麻烦。如果你不去进行任何分类,只是把所有的东西统统丢进一个大箱子里面,这反而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因为你坚信,你要的东西一定而且只能在那个箱子里,寻找起来虽然可能费一些时间,但找到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
分类的目的在于定位,通过一些简单容易掌握的类别标签,把你的物品按照使用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布局。比如说笔会放在笔筒或笔袋里,而它们分布的位置一定是在你坐下书写文字的地方,以你的手臂为半径的确范围里,不需要站立、弯腰什么的就能拿到。
只需要大致的分类就行,使用一类物品的统称,例如"文具"包含了笔、尺、橡皮、涂改液、钉书机什么的。这是一类物品,它们通常会在同一个场合相继出现。这个类怎么定,要看自己的使用习惯。你可以把手机、耳机和充电器放在一起,因为它们是一套东西,但我不这样放置,因为它们对我来说不是在一个场合出现的物品。手机我会随身携带,但耳机不会,充电器也不会。充电器只会出现在电源插座上,因此你将它收到抽屉里并不怎么高明。耳机通常会在路上听音乐用,收到常用的背包里更合适一点。如果你工作和休闲时用的是不一样的背包,那么每个背包里都放一副耳机,用完后在没取下背包前,顺手就放进包里。这样一来,在你需要听音乐的时候,耳机总是在手边。
摆放的位置是一种布局,先不论布局是否合理,只要坚持拿出来的就要放回去的原则,就算物品不在顺手的位置,也节省了寻找的时间和麻烦。摆放布局其实是很简单的,物品只出现在它应该被使用的地方的周围就好,也就是以前人说的"东西都摆在顺手的位置"。其他的物品分类和摆放,大家按照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做,这里一定要执行的原则就是从哪里拿出来的,就放回到哪里去。
障碍最小化
这里面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取和放的障碍最小化,一个是距离上的障碍最小化。顺手是距离上的障碍最小化的表现。
你在盒子上摞了几本书,要拿盒子里的东西,就得把上面的书先移开,这就是障碍。OK,东西拿出来了,书接着摞上去,因为你肯定是没地儿放,才把书搁在那里的。好了,东西用完了,想放回去,一看那摞书还在,你嫌麻烦或者赶着做别的事,东西就顺手放在一边了,想着待会儿放回去。甭想了,你肯定忘了。第一原则从哪来回哪去就这么被打破了。
取和放的障碍最小化的理想状态是,一拿就出,一放就回。如果实在做不到,宁可牺牲一些,增加一点距离障碍,也不要给自己设置物理障碍。
养成一个习惯,跟障碍的排除有很密切的关系。想要坚持写日记,那么日记本和笔就要总能无障碍地出现在你手边。想要戒除总是想看手机的毛病,那么就设置障碍吧,给手机弄个全包围的手机套,各种麻烦的锁屏幕的手段都用上,然后手机放在你够不着的地方,你也不用克制你玩手机的欲望,你只要坚持每用一次手机就记得再给它埋起来就行了。觉得微信占用了你太多时间?很简单,禁用朋友圈的功能,你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人联系你,你只是一直在看朋友圈的动态而已。
极简主义
这个不是什么新东西。我们住的楼房、商业区的办公楼还有商场什么的,那些建筑物的外观就是极简主义的表现——平平直直的线条。现代的各种设计,基本上都是极简主义的衍生和延续。
留下百分之一的需要,舍弃百分之九十九的想要。
想把自己的生活弄简单点?就执行上面那句话吧。可是你依旧还是很想要某样东西,怎么办?那就把它当作一个奖励,一个需要你完成某个目标的奖励。前段时间,我看中了Property Of...的一个包包,嗯设计很简约,好像特适合我们这种文艺闷骚男的。我就设置了一个目标:做够一万个俯卧撑,给自己这个包包作为奖励。然后我做啊做啊每天做啊,结果是养成了做俯卧撑的习惯,那个包我倒很久没想起来了。
我的办公桌是按照佐藤的《超级整理术》提到的方法整理的。桌上只有我用的东西:电脑、键盘、鼠标、笔记本和笔,因为这是我工作所用到的所有东西,其他的都收进柜子里或抽屉里了。视觉上的清洁,可使头脑保持清醒。
刚开始看《超级整理术》的时候,我还在想为何书中只是提及了方法,确没有具体的例子教你如何整理。不过后来我明白,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很大,真的无法一概而论,别人整理的方法都可以参考,但不一定适合自己。
到底在整理什么
费劲巴拉地把自己身边整理得闷骚内秀的样子干什么?本着三条原则,用最符合自己口味的方法,整理术不仅仅用于你手边的物品,还有你电脑中的文件,头脑中的各种想法。信息爆炸好多年了,不仅是资讯上的极大丰富,各种用品也是层出不穷,就连最普通的连接电脑的USB线,每个人少说也得有个十条八条的吧。现在不仅信息爆炸了,连数据都变“大”了,从外到内地整理自己一下显得更重要,是时候给自己做做减法了。再次引用那句话:
留下百分之一的需要,舍弃百分之九十九的想要。
后记
- 自从上了简书,为了学习写Markdown下载了Mou
- 研究了一番Mou,掌握了基本Markdown写法,不过写作的界面不太满意,因为它会在右边栏预览Markdown的语法,对我来说有点干扰。于是在日常写代码的Sublime Text里加了Markdown Editing的插件
- 那天为了在iPad上写由排队想到的,购买了IA Writer这个应用
- 为了能在我的Mac上同步IA Writer的东西,我又购买了Mac版的Writer
- 这才几天功夫,就多了这么些软件
- 老婆笑眯眯地问:“今天又文思泉涌了?”我说:“你赶紧给我注册简书账号,写不写东西不要紧,专门给我点赞是正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