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考试,不少老师会猜一猜:考哪些题,用哪些文章,课内还是课外,据此侧重讲点什么或练点什么。美其名曰打靶,考前打靶。大家都乐此不疲,打中率高的,会一直被谈论好久。
实际上,考前的备考,都可称作打靶。有可能考什么内容,考什么题型,什么角度来考,会采用哪些资料来命题,这些都要猜想;选择哪些地方的模拟题,命题人热衷于哪儿的模拟题,也要考虑。在众多的资料中,遴选哪些,进行专题或综合的强化训练。当然,还得研究近两年相似考试中,考过哪些了,以此排除些内容。考后,往往会分析考题和当初的备考训练,看哪些较为切合,哪些没有涉及,以此来评定打靶如何。
想来,命题人也得反猜题,反打靶,若选材,命题,都被打着了,反而是命题人的失败,甚至有漏题之嫌疑。
也有一种观点,不必费尽心思去打靶,只要将考点训练到,选用什么材料命题都无关紧要,关键是学生对应的能力训练出来了吗。材料有可能猜到,但命题的角度是千变万化的,很难被猜到。当然,一些必考的基础知识,备考是是打靶的重点,反复训练是必要的,但理解掌握是根本,挖空心思猜测题目,怕十有八九会劳而无功,不如老老实实夯实基础为好,训练对应的能力为妙,毕竟万变不离其宗,考试题再怎么玩花样,还是考查那些知识点和能力点,这实际也是最保守甚至最稳妥的打靶。
当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考查点总的来说相对固定,选取哪些题进行训练,训练多少个,选取哪些题型训练,却是真个有讲究呢,有个时和势在的。这训练打靶实不可掉以轻心,不可小觑。
打靶,永远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