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工作:
- 熟悉项目代码,包括mock、plugins、components、store等
2.解决 "点击多次发多次请求" 的bug,封装了通用的 function decorator 并写了文档
3.针对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8点优化的建议,并写了文档
4.初步熟悉了下项目用到的electron
下周工作:
-
具体的业务开发或者bug修改
-
把服务端接口理清、同时把数据模型和业务逻辑理清
-
针对之前的建议,着手进行优化
-
继续熟悉electron
-
git相关的优化建议
-
httpProxy相关的优化
学习和反思:
学习:
- 业务
对整个业务流程有了初步的理解:我们做的产品是面向老师和学生,场景是在教室里的一次教学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课前和课后的测试、考勤,课间休息的娱乐视频、课件、题目、奖章以及积分的奖励,以及中途用到的很多工具等。
这个产品本身也是不断的打磨之中,其中有个黑板模式让我印象挺深的,还有密码为什么设计成临时的token等。为了增强趣味性,包括ui的设计、交互的动画、功能的设计方面都很有亮点。这种设计风格和产品风格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对我来说很新颖。
- 技术
项目的代码是重构过一次的了,但是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感觉不是很优雅,没有那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究其原因还是 “非业务代码抽离的不彻底” 以及 “抽离出去的代码的分类和组织不够优雅”,还有 “代码本身解释性不强的情况下没有每个单元的注释”。
我们的产品是直接下载到用户本地,所以关于资源下载的性能要求不高,并且因为上课过程一定是在网络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所以针对网络请求的超时、服务端出错等处理几乎没有。这两点也是比较特别的地方。
熟悉项目技术栈和代码的过程中和之前的react的经验进行了碰撞融合,发现了react和vue,redux和vuex,包括mvc模式和react以及vue架构模式的结合,学到了很多东西,逐步理清了一些东西。
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并且我也觉得我们的项目代码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的。
多数的互联网产品只是面向个人用户,个人用自己的资源,当然也有那种多对一的操作冲突,比如google doc、网易云协作等协作软件等,但是这些产品使用过程中都是单人的。我们的产品使用的过程就是群体性的,所以需要群测,这个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
反思
应该先把 “数据模型”、“接口”、“业务逻辑” 理清,却先做了很多业务无关的方面的事情,优先级的把握不是很好。以后要在做好业务的基础上,再去做技术相关的探索。
一些不可落地的甚至有错误的中途的想法分享出来,可能导致了大家的困扰。以后要把一个问题彻底的理清楚了并且形成了可落地的方案才去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