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把事业干成功的女人,发现丢了教育,然后立即扔掉事业,从头再来,一样脱胎换骨的成功!全程无稿,没说错一个字,还字字诛心。饱含感情,语速飞快,流畅自然,能拿得起也能放的下!真乃大师!人能活成您这样,真是全国家长的楷模!深受启发,顶礼膜拜,深思熟虑,反思自己,调整和坚定自己,规划未来!谢谢王立宁先生!——摘录自网友“Colin9830”评论


今天,无意中刷到这位心理咨询王立宁老师的视频,觉得深有感触,便多听了两遍,我把评论区仔细认真看了看,感慨万千,我只想说,所有的家庭教育都是殊途同归——就是链接感的建立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不论是看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等,还是阅读沙法丽·萨巴瑞博士的《父母的觉醒》,乃至北大心理系毕业的林巨老师所讲的无分别的爱的教育,还有米奇阿尔博姆的那《Tuesday with Morrie》(相约星期二),弥留之际的莫里教授,他在强调的也是爱的教育。
乃至我现在正在读的《银河帝国全集》,看似有一个谢顿计划在引导者贯穿全套书,实际上它仍然在讲爱的链接故事,爱的教育。比如说谢顿和机器人妻子的爱的故事,谢顿和机器人丹尼尔的故事,还有谢顿与儿子芮奇孙女婉达等等,无不是一个“爱的链接”四个字贯穿始终。
而且,我正在读的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它也是从我们每日的细枝末节,爱恨情仇之中,一点点去抽丝剥茧解决他的解梦难题。终究难以逃脱这个爱的教育和链接的建立。
对于《相约星期二》这本书,莫里教授强调爱的重要性也是很多的,我摘录一段原文如下: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相爱,或者死亡。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
老人的悲悯之心处处体现,在老人看到电视机里有人受枪伤时,老人痛哭不已,好像那自己也同样受伤一样。而老人引导着作者和兄弟的和解,更是感人至深。
王老师的亲身经历故事也是令人震撼,我也摘录大意如下,原文有15分钟太长了,我没法把文字一个个写出来,有条件的人可以自行搜索视频。王老师讲述如下(摘录大意):
女儿和我吵架,最严重就是“要么你死,要么我死。咱俩死一个才能解脱。”我们住17楼,我都推开了窗户,迈出了一步。当时的情况就是进入了死胡同。女儿和我已经是完全对立,完全无法交流,对的也是错的。已经发展到了女儿完全不接受我这个人了。我还记得那个场景,永远忘不了。让我立地成佛的场景,那个场景太痛了。女儿不上学了,在家里。我和她说,“你不上学将来怎么办呢?”“你养我啊你不是有很多钱啊,你赚钱养我啊!”我说:“我不能养一辈子啊?”她说:“养到哪一天算哪天啊,我也没要求你养一辈子啊!你把钱给我花,花完一起死嘛!”后来反思,我一直对她讲的就是“我赚钱就是为了你的,没时间陪你。”,忽略了陪伴和爱护。“你觉得我还有必要上学吗?我每天去就是人家的笑话,几科加一起也才100分”。然后,我在家全职赔了她两年,把公司的业务全部放手不管了。两年的陪伴,仍然是无的放矢,一无所获。她说我不爱她,就满足她所有要求。亲自给她做松鼠鱼,花了两天学习做松鼠鱼,有一天做成功了。她进门看着我说:“你有病吧!”然后就回自己房间去了。其实,女儿要的不是那条鱼,她要的是透过那条鱼,不断的无理要求证实你是真的爱她的。两年时间,我就被折磨得体无完肤,那时候也没学心理学,只能忍着。但是,有一天爆发了,我和她吵了起来。我说“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个东西?”她说“你把我塞回去吧!”听完我整个人就蒙了,天晕地转,倒在地上……
太长了,我都没法继续写下去了。下面直接说结果,之后她去学了五天封闭式心理学训练营,回来后就脱胎换骨,回家第一个动作竟然是向女儿下跪道歉。两人开始慢慢解冻,逐渐地就冰释前嫌了,最后进行了爱的链接。
家长完全转变了教育方式,开始允许,开始信任,开始觉醒,放弃了自我的、自负的、虚荣的和控制的部分,彻彻底底完全变了一个人,以至于女儿认为妈妈是不是给掉包了。
最后,我分享一些原视频很有感触的评论,如下:
Jessie:太真实了,好感动,表达出我们做母亲的心永远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方法不对,没有领受到孩子成长时的心和她的需求,但是爱是恒久忍耐,爱是永不止息/:strong/:strong/:heart/:heart/:heart/:heart/:heart/:heart
路过人间:你还是没有看透她说的,父母是爱子女的,但是子女的爱更纯粹,若父母以爱的名义要求子女,那是行不通的。
默:我想说,孩子有那么难教育吗?我感觉我两个儿子没什么叛逆期,他们从小学到高中大学我从来不问他们成绩好不好,就问他们上学开学吗。学习快乐吗?不会给他们要求什么,只要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有原则有爱心,懂懂尊敬老人懂得分享善良就可以了,平常我们和孩子像朋友一样聊天,我认为男孩子从小得让他们学会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能惯着他们,我两个儿子从小就独立,高中开始放假就出去打暑假工手机都是他们自己挣钱买的,今年打暑假工还给我们全家一人发一个500红包,虽然不多,但那是孩子的一分爱心礼物/::D/::D
独自坐在街角:我从来没有逼我女儿学习,我说尽力了就好,从她去寄宿学校开始我放弃打工,在家学习骑摩托车接送她上下学,每星期送几次吃的去学校,整整陪了她六七年,直到我被确诊得了肾功能衰竭,要去医院透析,我才去两三百里外的县城医院附近租房子住,后面她来县城读高中又在我这出租屋呆了几年,我不明白我对她那么好,为什么从她身上我看不到她对我生病的的身体有半点心疼,好像我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亲人一样,我透析做血管手术住院那么多次,她从来没有发自内心的心疼过我这个那妈,我哪里错了[流泪]
阿伟:那位“默”的网友,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天底下什么样的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经历的也不一样,因此性格天差万别,怎能用自己的孩子去衡量别人呢?就好比一个孩子抱怨自己的父母没本事挣不到钱,家里住小房子没有车,而另一个有钱的父母在底下评论挣钱有那么难吗?我挣钱怎么没那么困难呢,给我儿子提供好的条件很简单啊。看到如此评价你又作何感想。
最后,我回复了网友“独自坐在街角”道:
首先,寄宿学校就是最大的伤害,孩子是需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才会和父母有很好的爱的链接,你给他送寄宿学校,相当于“抛弃”她(心理上的)。你自己没觉得,还觉得为她好。绝对不知道,她在学校一个人时候的那种无力感甚至绝望感。你和女儿根本没有链接,不信任孩子,到网上也是抱怨白付出了。视频中这位王老师说的好,“这不是我的罪,一定是我的错。”你是不会认错的,你看你写的全部都是指责孩子。这不就是从头到尾到没有相信孩子过嘛?此外,你所说的从来没有逼迫孩子,我听到就笑了,给他送寄宿学校竟然说没有逼迫她,这就是最大的逼迫。只有你一个人认为这不是逼迫,生活中肯定还有很多,你认为不是逼迫,但是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你实在是做了很多逼迫孩子的事件,只是你从来不承认而已。你觉得读者都是傻子嘛?没有一个小孩子情愿寄宿学校,就好像没有一个人愿意被控制和管束着,暂时我就想这么多。当然,我也没有说你没付出,你只不过是从头到尾不信任你的孩子啊!让她从来没有感受到你的爱。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感受的“爱”,那就不是真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