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和小d约好在一月见面的,之后如约前往。后来再无联系,这是后话。
那天的傍晚,小d骑着电动车载我,在一个十字路口,遇到一个中年人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姑娘,中年人身穿旧青黄色其膝大衣,胡子长满了脸,没有好好修整,眼睛泛黄,头发干枯,中等偏矮身材一米六五左右大概。
小女孩,身穿红色小绒袄,有帽子,面带青涩,绒布靴子。
两个人跪在十字路口,小女孩遇到来人一边吃着花生一边磕头。中年人就盲目的跪着。
因为我和小d,骑着电动车走的急,也是路过,就一晃而过,没有仔细想,大概每个城市都会有这样的场景。我们的同情心已经一点点被消耗。
我当时还在跟小d,有说,为什么这样的事情政府不管呢,小d说,一会儿肯定会被交警撵走,或者去派出所领救济去。然后我说,看起来那个中年人手脚还算正常,如果他正常上班比这样在外面行乞能得到更多,他肯定不会在外面这样。对于男人来说,这多少是不体面的。
小d没有接话,估计觉得我说的没道理。
时间很快,两天后,我乘坐凌晨一点的列车回老家。
看到了下图这一幕。
一月啊飞驰一开始我不以为意,因为茫茫人海,遇到人是太平常的事情。
等我回过神来,想起来那个十字路口的那两个人。不禁感叹,人间偶然的机会,再次碰见。
上车,发现我的座位就在他们俩对面。
然后就随便聊起来,说起来,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跟人聊天,不管是路上五岁的小孩 还是七十的大爷,我觉得他们说出来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们心里想的,而每个人不一样,这让我充满了探索的好奇。后来不怎么愿意聊,也因为觉得自己就够折腾的,关注那些天南地北的故事,意义没有那么大,就省说话,表达的力气。
但是那天,也可能是旅途的无聊,也许是还没有从和小d分开的感觉中走开,然后就和这个中年人攀谈起来,原来中年人和这个小女孩是父女关系。他家里还有两个小孩,一个比这个大,是个男孩,一个比这个小是个女孩。
我胡乱猜的,可能如果带大男孩出来,别人不愿意给钱,而如果带个小女孩出来估计又不方便。
中年人是安徽亳州人士,早年和乡村的人组过走街串巷的乐队,农村的红白喜事可能会见过。听他说他会一些乐器,后来种地,种地不来钱,打过长工,打过短工,现在带着小孩出来卖玩具。
他说他们村里有不少跟他一样出来的。
中年人的表达能力还是有一些欠缺,一直在掩饰,虽然我早已看穿,但是我没有说出来。
他对于过去的见解,时间的逻辑也没有那么清晰,但是能感觉到是个正常的普通人。
小女孩一直在忙,忙着吃东西和听他爸爸说话,我是一个倾听者,听他讲那些年,他走街串巷还有种地以及他们那些兄弟的故事。
后来小女孩睡着,夜已经很深。我们停止了谈话。他出神的望着窗外,在想着什么。我在黑暗里也迷迷糊糊的,等我醒来,他们已经下车。
在某个站点下车,回家还是继续呢?
说着口是心非的话。
这个姑娘,还有他家里的两个孩子,以后怎么面对人生。
人生不长不短,可是我们有一双眼睛,能看到人世的差距,他们之后如果回忆起这样的岁月,怎么面对父母。
我有时候在想,我应该说点什么去刺痛这个中年人的心,可是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听到一个男人的诉说,对于生活的无助迷茫,最后靠带着小孩为生的乞讨。
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我都在想我到底能做点什么,可是我真的无能为力,也许他们对于人世已经习惯或者安于这样的求生状态。
不那么难过的是,这个小女孩并不觉得有什么,在她父亲身边她笑的很天真,也睡得安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