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不懂一点营销心理学还怎么伺候好甲方爸爸(的甲方爸爸)?要想做好营销,还是得讲点营销手段。下面给大家介绍6大企业常用的营销手段,从营销心理学出发,教你精准捕获甲方的心!
1、 身份标榜需求:参考Costco付费会员制度
跟一家做类似奥莱的集成店运营者聊过,他们的集成店进入不需要付费,但需要首先注册成为会员才能进入,同理Costco更甚,需要花¥299办理会员卡才能进去消费。为什么不向所有人开放呢?一方面是为了通过会员制度初步筛选出一批不是自己目标群体的人,另一方面,花了¥299办了会员卡,或多或少能满足一部分人的身份标榜需求:看,我是尊贵的VIP会员!那我可得发个朋友圈。
2、 情感>金钱心理:参考“恋爱保险”在投单页面把“投保人”改为“心上人”
“恋爱保险”当初发现很多用户都会在投保的付款页面退出,于是她们把“投保人”一栏改成了“心上人”。一个称呼的改变一下子从金钱关系变成了温情的情感联系。就因为“心上人”三个字,让保单销售一下子突飞猛进。
3、 素人更值得信赖心理:UGC内容营销矩阵
你们肯定有这样的心理:kol尤其是网红推荐某样产品,估计是收了钱!但是连素人都推荐,看来是真的好用。对,这就是那么多品牌和企业会选择安排员工假装素人发布UGC的内容,或者只要顾客在小红书、抖音发笔记或视频就可以获得一个小礼品。
4、 便宜不等人心理:参考提醒消费者优惠券要到期了
很多时候消费者在领取优惠券后,都会遗漏掉。但是这个时候品牌要是给消费者发送一个“优惠券今晚过期,记得使用”的提醒,会促成很多销售。这就是结合了人的“占便宜”和“过了这村就没这店”的心理。
5、 被服务被重视的心理:参考海底捞、公众号对用户分组后精准推送
很多企业都强调“客户第一”,但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海底捞之所以那么火,就是它完全迎合了消费者的被服务被重视的心理。
同理在线上营销的时候,也需要满足客户被服务被重视的心理。很多时候人对那些不是自己目前所需的信息推送会表示出反感、厌恶心理,觉得自己“被营销了”,而不是“被重视了”。这也是现在很多企业公众号经常会出现一发文章就掉粉的现象。
实现公众号图文、信息的精准推送是我们一大主打功能。就是通过用户过往行为路径分析、用户过往消费习惯、消费记录判断他的购物喜好,由此推荐那些用户可能会喜欢的东西,提供可能需要的服务指导。让用户觉得自己不是“被营销”了,而是被“真正用心了解”了。这样对于品牌赢得用户好感也非常有帮助。
6、 互动交往心理:参考聊天机器人
你们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情况:当让你填写一个表单留下信息的时候,你总会选择退出。但是在公众号里面直接对话让你留下号码方便安排后续服务,你指不定就留下了。
这是因为留资表单可能会让你想起被骚扰电话、销售电话的恐惧,但是直接对话聊天留下电话的方式,会让你觉得对面是真实存在的人,会更容易拉近距离增加信任感。(当然,聊天机器人也能帮企业实现这一功能哦(#^.^#))
以上就是企业常用的6大营销手段啦!怎么样,有没有被暗示到?营销本质上就是利用人的心理,达到推广销售的目的。所以一切营销策略制定的时候,也需要看看是否真正契合甲方爸爸的心哦!希望6大营销手段,能对你们有所帮助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