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年之前,有个小年,小年有什么来历?诺大个中国到底有多少地方有过小年的这个风俗习惯,还真没有去探究过。小年有时候离过大年近,有时候远,也不知道这小年的日子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今年过小年是在公路上过的。母亲在过小年的前一天对我说:你要是忙的话那么就过小年后来接我和你爸到市里也行。小年日前,开车前往老家去接父亲母亲,我也不知道第二天就是小年,好像小年现在并不太受重视,况且现在过大年的味道也是越来越淡了,特别是在市里过年,街道冷清,许多人都回老家与家人团聚去了,市里和市郊的老居民估计不超过十五万人,县里和全国各地的新移民占也市内居民的大多数,说老城区西南官话的人越来越显得稀少,操各县客家话的人占据了多数。客家人大多家族观念重,乡土观念强,逢家过节都会团聚在一起,家里有长辈在的都会在过年时回老家一起过年。城市化进度加强后,原本的居住格局与传统风俗逐渐被打破,年味也变淡了。
本来打算一大早就动身的,母亲准备好的东西,我一件一件把它们往车上搬,最后把车的尾箱,后座的一半全塞满了。母亲还准备了一箱红薯,实在是没有地方塞了,只好把它放弃了。搬完东西之后,我大汗淋漓,内衣都湿透了,时间也到了正午,母亲还意犹未尽,似乎还想再搬一些东西下来。
到了雩都,看到亲戚朋友们晒的小年宴,我才知道今天是小年,雩都服务区有一座红军长征时的雕像,长征广场离服务区的距离也不远。我问二老:要不索性在服务区吃完饭后再去长征广场看看?二老都表示:天气太冷了就不去了,家里可能还等着吃午饭呢。在网上经常看到有两个县的网民在争论长征出发地在哪儿,争得不可开交。长征出发地还真不是在某个县,而是从赣南各个县秘密出发的。
回到家后,孩子们早就吃完饭了,还好母亲带的食物正好派上了用场。一只家养鸡,鱼丸,正在好派上用场。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62020/0ec324ffc56297d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