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给女儿讲宇文所安的《中国文学思想读本》。虽然我还未读完第一遍,但已开始了第二遍。由于为女儿讲书,屡次发现,如果觉得一本书好,就应该在读完一遍后马上开始再读一遍,由于读第一遍时对书的理解尚末消退,再次理解是递进式的,而如果还有机会给别人讲一遍那就更好了,就有机会在文本的基础上拓展出去,把七大姑八大姨的相关知识牵扯进来,这样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更加的丰富。
中国文学思想读本开始讲曹丕的《典论-论文》时,我问女儿:“知道曹丕吗?”
“不知道。”
“知道有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吗?”
“这个我知道,小时候背过的。开始背的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意思,有一天明白了,发现写的真好。”
“这是曹丕他弟曹植写的,曹丕就是煮豆的豆萁。他们家还有一个人,你肯定也知道。”
“谁?”
“那个负责称象的。”
“曹冲?”
“是的。也是他兄弟,曹丕其实是他们三个人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你都不知道,干这么多事儿,还不如称个象。”
“那个称象的,后来怎么没消息了呢?”
“我也不知道,我查一下。哦,他十三岁的时候挂了,可惜了。
想像一下,如果你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到此为止的话,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学都相当有影响的曹氏家族,你的印象里就只有‘称象’和那首小诗了,也挺可惜的。”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曹丕吧。想一下,曹操这个曹魏的创始人放着曹植这么聪明的儿子不用,用曹丕,一定是有原因的吧。”
《典论-论文》这一篇小文为什么会在中国文学评论史上留有一席之地呢?因为在这篇小文里,作者质疑了正统文学的观点:“诗言志、思无邪”;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作者个性与行文特质的相关性问题;并且将自己想深藏不露的焦虑漏了出来,“我如何能在后世留名,且留一个完美的名呢?”而这一焦虑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回响不断。
这篇小文之所以耐读,是因为文中曹丕辗转起伏的心思时隐时现,而宇文所安把这些心思望穿,用中西文学观对比的方式,将他们一一展现出来,无所遁形。如果曹丕知道千年之后会有人这么清晰的看穿他,不知道他会惊喜还是惊悚?
而千年之后的今天,再看曹丕思考的问题,会发现这些问题依旧在,答案也依旧若有若无。
中国文学思想读本“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当曹丕身为太子之际,他是否感受到了自己将难逃后世的评价,那个评价既不会依附于文宠们的谄媚之辞,也不会受制于他父亲当时的倾世之权,于是,他需要独立面对这个世界,他需要着手重新评价这个世界的价值。
其实,何止曹丕,每一个即将独立面对世界的个体都是如此,这不是野心,这是精神站起来的必由之路。
lower pierc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