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危机与考验(七)

危机与考验(七)

作者: 木沁馨 | 来源:发表于2022-05-19 22:50 被阅读0次

    豪族世家与部曲佃客

    东汉末年乱局的三大原因:

    一,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造成了老百姓根本没有向上游社会流动的机会。首先,少数人垄断了权力与财富,必然导致多数人的权利与财富不断的减少;其次,东汉经学强调章句,这必须是经过长年累月不间断的背诵,才能获得的学问。这么大的开销,只有有钱人家才能担负得起。因此,土地兼并造成的其中一个结果,就是有钱人垄断了进入官场的机会,而权力资源垄断,多数人生活越来越差,整个社会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挫折感和恐慌感。

    二,外戚、宦官、恶斗,外朝被卷,最终导致了党锢之祸,使得朝廷一下子少了一千多名官员,这几乎导致朝廷无法正常运作。灵帝卖官,一方面赚钱,一方面补空缺,可是靠买官上位的人能靠谱吗?

    三,宦官养子袭爵蔓延到了地方,与地方豪族起了冲突,权力斗争从中央扩散到了地方,又从地方上升到中央。

    这三大乱局使得东汉朝廷衰微,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农民失去了土地。

    上百年的兼并使得土地高度集中,生产者无法拥有土地也无望拥有土地,当社会发生动乱时,生产者没有对土地的依附感,所以他们会选择逃离,而逃离一般分两种情况,第一,逃的太远,干脆就不回来了,反正没有土地,给哪个地主打工都一样;第二,变成流寇,用暴力养活自己,而被施暴的农民,索性也加入了抢夺者,一起向下个目标西去。黄巾军的势力为什么突然星星之火就燎原了?除了宗教的原因,更是社会结构松散乃至解体的原因。

    在农业社会中,农民不愿意离开土地,必须有三个支撑。

    第一,农业生产的可预期性。农民们最害怕的不是有人要收走一部分收成,而在于被收走的与留下的比例,如果留下的过于少,根本都活不了命,那农民还有生活的希望吗?

    第二,宗族纽带的支撑。在汉朝的稳定阶段,人们是不愿意离开宗族的,因为宗族会给予自己很大的帮助。一个家庭如果突发困难,是可以得到宗族的救助的。

    第三,合理的社会流动。农民们期待日复一日的努力耕种,日子会越来越好,儿孙不再那么辛苦。合理的流动就是通过勤劳,日子越过越好。

    然而在东汉末年,这三个支撑都破坏掉了。努力耕种也没有保障,上交后留下来的粮食根本不能让全家糊口;下层百姓持续贫困,宗族无法给予内部成员提供紧急救助,因为大家都很穷,所以宗族的作用消失了;社会流动只会向下,不会向上。子子孙孙不是越过越好,而是越过越差,日子已经完全没有了盼头。

    上层建筑的恶斗,加上底层人民的恐慌,最终引发了恶性循环和连锁反应,黄巾之乱爆发了。

    黄巾之乱“各地峰起”,因朝廷的很多官员都是向皇帝买的官,所以导致在职的官员既没能力也没责任感,他们压根就应付不了。朝廷无奈,只能将权力下放,任命州牧。州牧可不是一般朝廷的官员,它既可以建立自己的官僚体系,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军队,并且还享有管辖地的赋税。这就了不得了,几乎是给你一片地让你自治了。而能当上州牧的一般都是地方的豪族,由于之前宦官养子的势力都延伸到了地方上,因此,这些州牧在获得权力后,立刻就开始了打击地方上的宦官势力。

    与此同时,中央朝廷也没闲着,汉灵帝驾崩后,何皇后的儿子即位。外戚何进也依照原有的模式与外朝结盟。这里要注意的有两点,第一,何进这个外戚的身份,不同于以往东汉的外戚,因为他是屠户的儿子,所以他身后是没有大族支撑的,他是靠着何皇后的关系起的家,在这点上,倒是跟西汉的外戚一样;第二,这个时候的外朝也已经转了型,因为一千多个爱“清议”官员,受党锢之祸都下了大狱。这个时期的外朝势力已经转型与地方势力联合了。而当时地方势力最显赫的就是袁绍。

    何进想抱袁绍大腿,袁绍建议乃至逼迫何进以激烈的手段彻底消灭宦官的威胁。而何进的困难是他并非大族,没有武力资源,所以只好借兵。他借的是董卓的兵,让董卓将军队调至李洛阳八十里的地方。

    董卓来了,何进却犹犹豫豫。第一,他对自己的实力担忧,第二,他对宦官还是很畏惧的,第三,他对董卓也有些担忧。他的犹豫给了宦官机会,张让先下手为强,趁何进进宫的时候,杀了他。

    听闻何进被杀,袁绍立即带军入宫与宦官正面对决,他杀死了两千多名宦官。宫中大乱,董卓听闻后,立刻领军进入洛阳并控制了洛阳,然后他干了一件这辈子最蠢的事情:废掉何家所拥立的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献帝。

    董卓完美的给各方势力提供了一个可以讨伐自己的理由。一个并州牧,且与董太后并无实际的亲戚关系,以武力强行进入国都,自作主张废掉皇帝。且不说他这是大逆不道的叛乱行为,在外人看来,他控制了皇权,又有那么大的野心,其他的实力派们必然不满,同时也产生了不安全感。

    于是一时间,至少有八股地方势力迅速联合起来,以废少帝的罪名兴师讨伐董卓。这个联盟叫关东军。参与关东军行动的首领们,大多是各地的州牧,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例外,这个人是朝廷任命的校尉,相对而言既没那么大势力,也没那么多的兵力,却也以护少帝的名义加入了讨伐董卓的行列,这个人,就是曹操。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嵩继承了曹腾的爵位,曹操也当上了上骑都尉,因曾经领军攻打过黄巾军,有了打仗的资历,所以加入了反对董卓的联军。

    八股不同来源的势力进行联合军事行动,这让董卓有了极大的压力,他选择离开洛阳。这是历史上一个特别悲惨的事件。受武力的挟持,小皇帝和外朝官员以及多达两百万的人口,被迫西行。虽然史书记载的两百万人口这个数字可能是夸大的,但是流亡般的大迁徙准确无疑!走在流亡队伍最前面的,便是汉朝的皇帝。洛阳在动乱中瓦解了。

    人为的大骚乱,很快就带来了大劫掠,没办法,大量的流民需要吃饭啊。这个时候哪个地方有着正常的生产,反而会招来饥渴的流民。董卓之乱最可怕的之处,就是在于他使得洛阳解体,大量的洛阳人口变成流亡人口。

    州牧和地方豪族本来只要管理好自己那片地就行了,现在被迫的化被动为主动,先扩张自己的实力,将军队带到别人的区域,强行就食,后来,这些有组织的军队,就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战斗,而且这种战争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寻找活下去的资源,那么,此时的战争重点就在于抢夺,这就引发了残暴的屠杀行为。而这种残暴又带来了两个恶果,第一,使得大量的土地荒废;第二,残暴的屠杀行为,使得河道都堆满了尸体,从而引发瘟疫。史书曾记载,尸体使得“泗水为之不流”,泗水可不是乡间小溪,那是一条大河,把大河的水都堵住了,至少得堆几万具尸体。因此,那个时候的史书经常记载秋大疫、春大疫,整个国家不分东南西北,到处都是灾害,民不聊生。

    人口大迁徙,中央迁往边陲,中原疗落边陲地方势力脱颖而出,江南是吴,蜀地是蜀汉。

    董卓做的最错误的决定就是杀少帝,搞得大家都联合起来对付他。在挟持献帝三年后,董卓被王允和吕布杀了,这中间还穿插了一个貂蝉的故事。董卓被杀后,他的军队被李傕和郭汜接收,而李傕和郭汜又杀了王允。长安陷入一片混乱,皇帝和一群外朝大臣被迫逃亡。

    这是中国帝制史上的第一次皇帝逃亡,无护卫,无地方接待,还得躲避各方势力的袭扰。皇帝无待遇,无尊严,中央政府彻底瓦解。由于是逃亡,所以官方文书在逃亡中遗失,这为后世的戏剧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如说,汉献帝是怎么花了一年的时间才从长安又逃回了洛阳的。

    当时的洛阳附近,袁绍在北,曹操在袁绍南,袁术在曹操西面。其他远一些的势力,刘表在荆州,孙策在东南,刘章在益州,马腾,韩遂在西北。看这会儿的地方豪强分布图,此时还没刘备啥事儿呢。

    汉献帝一路流亡,本来他想投靠袁绍,可是不仅袁绍拒绝了他,其他人也没有要收留他的意思,原因很简单,挟天子的两拨人,第一个是董卓,第二个是李傕和郭汜,这仨人都没好下场。很显然,大家都不想迎皇帝,因为谁都不想成为被打击的目标,也就没人将倒霉的流亡皇帝看作是资产。

    可怜的汉献帝,经过了悲惨的一年的逃亡,终于回到了自己十室九空的旧都洛阳。后来曹操将他带到了许都。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当时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天下?有什么样的诸侯?这个皇帝九岁时由董卓拥立,随即被董卓带到长安,离开了东汉原来的政治中心。三年后,董卓被杀,李傕和郭汜也因为内讧而陷入战乱,献帝出逃,他没权利基础,又没有领导力,甚至没有了基本做皇帝的尊严,除了拥有一个名号之外,他还有什么?他还能号令谁?所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观点是经不齐推敲的。

    我们其实应该反过来问,别人都不敢接受的献帝,为什么偏偏曹操敢接受?袁绍不愿做的事,为什么曹操愿意做?因为相较于其他各方势力,曹操这时已经占据了明显的优势,所以他才敢这么做。

    曹操的优势来自哪里?来自他看到了动乱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曹操做了两件事来重建人与土地的关系。

    第一件事,屯田制。这个制度其实就是兵农合一,以军队的组织,军队的行为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将不直接介入战斗的部分军人转化为农业生产者,为军队建立了自主的经济基础。

    第二,招募地主。当时的地主们也没安全感,怕被抢夺啊。曹操招募地主,让地主将手下的佃农、部属、从吏一并带来,在曹操的军事控制范围内,给他们土地。地主们安心组织农业生产,将产出的粮食部分交给曹操即可。

    屯田制加上保护地主制,这就建立安全有保障的农业生产。这其实就是一种新的连接方式,原来的联接方式靠宗族组织,现在的联接方式靠部曲和佃客。部曲就是具备军事身份的人,忙时生产战时出征;佃客就是集体劳动换取安全温饱。

    曹操的脸谱化过于严重,让我们只看到了他的晓勇、奸诈、权谋,实际上,他是具备了开创性眼光的人,他看到了乱世的本质,并给出了很好的处理方式。最终生产力开始提高,他才有条件将皇帝接过来,也才有实力以皇帝的名义,以高人一等的姿态,与其它割据势力进行纵横。

    在北方,曹操恢复了农业生产,吸引了附近的人口,良性循环后,势力直逼袁绍。对决,已无可避免,官渡之战表面上看起来是袁强曹弱,实际上是曹强袁弱,因为打仗打的是综合实力。战败后的袁绍袁术,退出了群雄竞逐的舞台,曹操逐渐统一了北方。

    在南方,孙策孙权地处边陲,战乱破坏少,生产条件又佳。南方经济发展超越北方,且一路领先,这也是后来六朝的渊源。

    在蜀中,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一个分裂秩序的设想——三分天下。既有的刘姓皇帝已失去了统治的尊严和合法性,那么新的刘姓皇帝就有了存在和崛起的空间,这给了刘备机会,刘备接受规划,利用宗亲地位扩张实力,先是搞了刘表的荆州,后来又弄了刘璋的益州,最终,在四川建立了基础。

    刘备在四川盆地的优势是易守难攻,而南方的优势是有长江天然阻隔。而曹操控制的北方版图虽大,但战乱破坏严重。所以表面上看,三国所占的土地面积很悬殊,但就经济和军事实力而言,三个政权在当时大致是相当的。

    那是什么原因让三国在《三国演义》里面只存在了三十三回呢?其实都是战略性的失败。

    曹操被表面误导,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导致了赤壁之战的失败。他没有考虑到劳师远征,也没有考虑到魏军不善水战,更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综合实力,还没有达到攻打东吴的时候。北方的实力必须要再等十几年,等到经济和军事再进一步的发展,才会拥有足够的优势,渡过长江。

    蜀汉是政治性的错误,强行出征,导致大幅削弱自身的实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情节,使得很多读者都不忍卒读,因为读者都能看出来,蜀汉并不具备可以那样挥霍的实力,小说里,诸葛亮实在是太想完成托孤的遗愿,给阿斗铺一条康庄大道,因此犯下了明显的错误。

    晋取代了魏又结束了三国,北方势力高涨,是因为重建土地的生产秩序,而部曲和佃客,成为了豪门大户的私民,不在朝庭的户籍里,这也使得后来的魏晋朝,开始有了庄园的形态。

    东汉末年的骚乱和分裂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中央朝廷的瓦解,虽然在西晋有了短期的统一,但是西北地区无暇顾及,这就导致了游牧民族此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为五胡乱华埋下了伏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危机与考验(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ex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