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总是觉得自己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甚至有点不合时宜,又或者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闪烁着理想主义者之光,推荐你看许知远的这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脑海中不时浮现出默尔索的身影,他是加缪在《局外人》中塑造的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物,许知远就像默尔索一样,似乎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他的思想与行为在这个时代有点另类,他就像一个局外人一般窥视着这个社会,发现它存在的毛病,给身在其中却毫无知觉的世人发出警醒,引发世人的关注与思考。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一共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一条人文主义狗、燕园的记忆、迷失于阅读中、重建象牙塔,每一个部分的主题不同,但都流露出文艺青年的理想主义情怀与独立人格,以及青春的躁动与不安。
文青的人文世界
看过许知远著作的人,我想都会被他的文艺世界所感染,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文艺女青年,但是看完他的文章,我才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文艺。许知远的世界里有林忆莲、有徐志摩,有世界文学大家、也有小职员们......,他能围绕林忆莲的眼睛、徐志摩的鼻子、博尔赫斯的镜子、一个女人...而滔滔不绝。他热爱有力量的青春,热爱文学,喜欢思考生命的意义,厌恶功利主义和软弱自怜的泛滥抒情;他欣赏小职员们身上的平凡的伟大;他担忧互联网新技术让文化更新太快,而忽略了历史感,昨日的怀旧便不复存在;他害怕工业文明摧毁人的精神世界,非理性情感将让位于理性思考。在许知远的文艺世界里,物质让位于精神,理性让位于非理性,新技术让位于传统,他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这个时代的一股清流。
青春的关键词——迷惘
许知远回忆了他在北大的四年大学生活,有大学崇拜的学长,有特立独行、性格各异的舍友,还有流水的好看的姑娘,因了,我才有幸认识了他的师兄梁遇春,一个文学造诣极高却早夭的天才。他还回忆了北大的地标性建筑的历史变迁,而变迁的背后是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厚,失去了象牙塔的纯真,北大不再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而是越来越像一个平庸世俗的好大学(也只有北大人才敢这么说自己的母校了,我们万万是没有勇气的)。
要说“迷惘”是青春的关键词那一点都不假,无论是来自北大清华一类的名校,还是普通的专科院校的学生,离走入社会最近的大学四年,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对自我人生规划的不清晰,会陷入无尽的迷惘中,所以许知远在大三的时候选择了休学,用他的话解释就是“在经过两年的大学科班训练之后,突然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困惑。夹杂在好学上进的同学之中,却感到一种没有目标的迷茫感。”但平凡普通的大多数却没有勇气在迷惘的时候摁下人生的暂停键,通过自由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所以他们迷惘的走入学校,最后又更加迷惘的走出校园。为什么学生的迷惘“无解”?许知远给出了回答“我们的大学教育者从来就没有赋予自己灵魂导游者身份的能力,他们更多从事的是知识的灌输。于是,一届届的学生茫然地走进学校,然后更加茫然地走出校园;在进入大学时,他们怀着某种渴望,走出校园时,却带着深深的失望。”中国的教育改革重点一直都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却忽视了其实高等教育也同样迫切需要改革,我们的大学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高等教育者要如何达到像英国教育学家怀海特所说的那样“富有想象力的传授知识”?我们的学生要怎么度过大学四年才是有意义的?这些都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自由”是高等教育改革里不可或缺的元素。
迷失于阅读中
这一章节收录了许知远15篇书评,基本都是世界文学大家所著,如海明威、郁达夫、凯鲁亚克、奥斯卡.王尔德等世界文豪,在这15本书中,我只看过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看过《生死朗读者》的电影;虽然已经看过,但是我能从他的视角看到作品新的生命力,让我很震撼。所以读书还是需要找个好的书友的,可以和你一起探讨、一起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许知远上大学时迷茫到要休学,我想他应该从阅读中寻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迷惘并不是坏事,它能让你更好的思考生命的意义,重回人生正确的轨道。我也曾迷茫,只不过我的迷茫来得比较晚,已经没有了休学来自由思考的机会,但是我转向了阅读,希望它能给我迷茫的人生指一条明路,但很可惜,我至今也没有找到这条路,但是我通过阅读排解了心中的苦闷,让我始终保有一颗积极向上的灵魂,当我在阅读时,在码字写书评时,我的内心无比宁静、踏实。
寻找丢失的理想主义
现在的校园与上个世纪的校园相比有什么不同?更加现代了,更加多元了,更加热闹了,也更加社会化了。许知远在这一章节里流露出他对现代大学过度社会化的担忧,他理想的大学是始终保有理想主义色彩、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唤醒”学生的力量,这种非功利性的教育观与纽曼的观点一致“大学不应满足于培养伟大的人物,尽管大学里有这样的人才。但是大学训练是达到一种伟大而又平凡目的的伟大而又平凡的手段,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展时代的思想......这种教育使人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能有一种清醒的状态,推进政治权利的运用以及使个人生活之间的交往文雅化......”这种教育观关注的是人才本身,而不是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首先是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人,而后才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劳动力。但现在完全忽视了前者,后者被过度抬高,这种过于急功近利、世俗化的教育观,导致办大学像是在办企业、办工厂,把大学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不再是理想主义的滋养地,也不再是社会的灯塔,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没有精神气质和内在灵魂的,他们只是一个个会工作、想找好工作的人罢了。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是优秀的人,最后越是往BAT、华为、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香饽饽的单位钻,而基层单位、公益组织这些讲情怀的清水衙门却无人问津。教育理念一旦功利化,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是短视的、利益至上的、唯物主义的,这是社会的悲哀。
也许中国的教育基调,从“科教兴国”这一战略开始就偏离了人文主义色彩,但是这一战略提出的背景是中国落后的生产力,经过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由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所以是否要赋予教育新的基调?
正如许知远所说“年轻人的忧伤,恰是这个时代的希望”,因为我们还在往追求自己所向往的人生的方向上努力,还会思考,而不是浑浑噩噩的过;他眼中的年轻人是精神世界丰富的理想主义者,能给这个时代带去希望。
图片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