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7年11月下旬

2017年11月下旬

作者: 显拙 | 来源:发表于2017-12-07 22:24 被阅读0次

2017-11-21

管教孩子

自信,他信

获得关注,报复,获得权利

大人不一定懂小孩

虽然每个人都有童年,但是成人并不一定懂小孩。

1.人生阶段不同

童年对成人来说太久远了,自己的幼时时光只存在于记忆当中,这些记忆不知道被我们自己篡改了多少回了,童年的那些感受成人也早已无法感知,甚至无法理解了,因为当成人还是孩童时,并不会去关注这些,孩童更关注的是新奇的大世界。

2.时代不同

时代的烙印是我们不能左右的,当成人固守着传统和旧事物,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的时候,孩子却认为这些事物是天然存在的,他们并不需要去理解和选择新事物的存在,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因为这些东西就是他们认识到的最初世界,而成人则需要去接纳这些新事物。

3.立场不同

父母和孩子虽然关系密切,但是谁也不是谁肚子里的蛔虫,父母和孩子是注定要分离的,孩子的成长就是和父母分离的过程。两个独立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需求,也就自然会有对立之处。

所以,成人不懂小孩,成人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认为小孩子应该安静听话,认为小孩子应该全面发展,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家长们太经常以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孩子的需求考虑。

家长需要什么?家长需要有闲暇的时间,需要一个不添麻烦的孩子,需要一个能为自己争面子的孩子。

孩子需要什么?孩子需要关注!全身心的关注!孩子很容易就能感知到父母的情绪,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父母对孩子不上心,孩子会很敏感。而矛盾点也在这儿,父母很少有时间精力去陪孩子。

于是,孩子可能会以各种方式博取注意力,会以各种方式和父母抗争,表达自己的不满。比如说,故意让父母失望,以此来拉回父母的注意力,比如,自暴自弃,惩罚自己的同时报复父母,比如,将自己封闭起来,变得懦弱畏缩,以此麻痹自己的观感,过度自我保护。

不仅不够关注小孩会使小孩难以管教,太轻易地夸赞他们也会有不良的反应,承认如果一味地赞赏孩子的行为,小孩会发现自己做得好,别人就会喜欢自己,就会得到赞扬,小孩子就会十分看重别人的赞赏,容易在别人的反应中获得满足,而一旦其他人离他而去或者表示出不赞同,他就会惴惴不安。

要让小孩能够从自身获得能量,善待自己,获得自信而不是他信,需要父母的引导,而很多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又被生活重担压着,无瑕顾及小孩的内心需求。成人,只有理清自己的生活之后,才能给孩子一个好榜样。

2017-11-22

勇于道歉

细数自己一生做过多少憾事,有多少抱歉没有说出口,有多少道歉不屑说出口,有多少道歉不敢说出口,有多少道歉羞于说出口,有多少道歉不愿说出口。

道歉,不仅是给别人一个交代,更是给自己一个交代,无疾而终的事情太多,就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面对真相。

1

也许,我们该对父母说声抱歉,我们的存在给他们增添了无尽的烦恼,不管父母做得是好是坏,我们能成长到这么大,父母是有承担的。也许我们的成长并不尽如人意,也许我们还没能成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是我们都不该去苛责父母提供的资源太少,成长是自己的事情,父母可能是领路人,他们绝不该为孩子的一生负责,孩子需要认清这一点。

把我们生在这世间的并不是父母,而是命运,父母给了我们健康或不健康的身体,但是灵魂,我们需要自己去培育,自己去滋养。所以,如果我们曾经因为自己的挫折而责怪过父母,我们应该给父母道个歉。

2

工作上,总是强调负责,负责其实包含了敢于承认错误,敢于道歉。在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能够逃避,能够得过且过,但是在工作上,出了错责任总要落实到人身上,逃得了一次,却不可能次次都逃得过。

如果对于道歉能够当机立断,在发现问题时及时道歉,马上解决,展现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会给自己树立一个靠得住的形象,就会有更多人愿意和我们合作,能够吸引来合作的人,许多事情就会事半功倍了。

3

我们欠自己一个道歉,年少无知时,许多人做过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伤害过自己,不愿意面对自己。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因为别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或者仗着自己年轻,没有关注过自己的身体。

其实有多少人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肉体凡胎,我们总不免有各种欲念,我们一面固守着道德,一面又忍不住受到诱惑。我们在各种煎熬中长大,许多人却仍然没能学会善待自己,而也有一些人,开始苛责别人。

我们倾向于将矛盾放大到自己身上或者别人身上,或者直接将矛盾忽略,前者造成乖张的脾性,后者会让人变得轻视责任。我们的成长困难重重,我们总要吃点教训,只不过,坦诚地面对自己,不要将成长的不如意归责到谁身上,不要让愤怒或自责或自我放逐更沉重地影响未来。

所以,向自己说声对不起,承诺善待自己,让自己能够活得更轻松和恣意。

2017-11-23

简化

缩短

放慢

别让生活陷入焦头烂额之中

学生忙着读书,毕业了忙着工作,结婚了忙着攒钱,生娃了忙着带娃,生活似乎从来不给我们喘息的机会,我们的时间在耗损,我们的精力在耗损,我们的身体在耗损。我们觉得匆忙,觉得不再快一点,事情就做不完了。然而,我们会很颓丧地发现,事情是做不完的,我们的忙是没有尽头的。

这是种绝望吗?这当然不是,不忙起来,活着做什么呢?天天躺床上睡大觉的生活也没那么舒坦。我们太把注意力放在做不完的事情上了,一味埋头去做事是不行的,我们终究抵不过自己的情绪,心情不好了,做事效率低,这是正常的,我们要接受它,并允许自己情绪差的时候可以任性。

但是,任性解决不了问题,任性可能会创造更多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另外一种方法,我们不能臣服与我们的情绪,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情绪,让我们的效率回到正常水平。如何对抗我们的抵抗情绪呢?就是“慢”。

越急越要告诉自己慢下来,不然可能越急错越多。可以发现,当我们越急的时候,心理活动就越多,脑子里不断冒出各种抱怨、自责的话语,就越不能集中注意力到眼前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把动作慢下来,放大动作带来的感官感受,吸引注意力重新回到眼前的事情上。

当然,做事需要讲求效率,慢肯定不能让人满意,但是慢能解决急的问题。除此之外,有些人为了追求效率,同时进行好几件事情,比如,一边看电视一边玩游戏,结果电视没看多少,游戏没玩痛快,原本自认为是省时省力的,结果却不一定如愿。

工作和生活上也是同样,一件事一件事解决更能集中注意力,处理起来更高效,如果手头做着一件事情,心里头惦记另一件事情,耗费大量精力和心力,还不一定能将事情完成得很好。所以,不要一味求快,不要贪心,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虽然急迫,但是解决办法不是急来的。

梳理生活,再忙也不能妨碍我们过得开心,不要一味去对抗,学会有意识地调节自己,追上生活的步骤,并不是一种妥协,被忙碌拖着走才是一种无能,积极面对眼前的忙碌,慢慢夺回生活的主动权。

2017-11-24

出口策略

高效时间管理

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知道下一件事情是什么。

没有出口策略,很容易在完成一件事情之后茫然

2017-11-30

童年,多点玩耍

新世纪之前出生的小伙伴们的童年,应该大部分不是在玩泥巴就是在课堂上,那时候,大家都知道,知识是唯一的出路,想要出人头地,上升通道最风光的就是学习。

于是,老师家长们总是把孩子们扣押在教室中,拼命学习,并不在乎孩子是否有其他方面的天赋和兴趣,玩耍更是被看做是罪恶的,老师家长怕孩子玩物丧志,怕孩子耽误学习,怕孩子变得皮实。

其实,游戏并不意味着放纵,玩耍也并不会影响孩子的本性,反而,玩耍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和动手能力。孩童时代是孩子认识世界和规则的重要时期,把孩子束缚在一个教育体制下,容易让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产生偏误,于是象牙塔就这么产生了。

或许,大人们以为这是对孩子好,将风浪都抵挡住,让他们更单纯地成长,但是他们长大了之后呢?大人不该阻挡孩子认识世界的视线。那么玩耍可以做到什么呢?

1、开发感官

当孩子沉浸在玩耍中时,他会极尽自己所能,搜集一切能感知到的信息,转化为自己所用。玩耍的体验会给孩子最直接的反馈,让他知道摔倒会疼,输了会不甘,赢了会骄傲,这些对成人来说也许不值一提,但是对于小孩来说,感知是控制的开始,是人生中的第一笔感情色彩,感受更多感觉和更多情绪的小孩,在长大后更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

2、规则的利用

游戏是有规则的,而且是有明确的规则,但同时,也会有很多漏洞,当孩子全身心投入游戏时,他更愿意去发现,更容易学会在规则下如何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如何通过搭配自己的资源,让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在游戏中,因为没有更多负担,所以孩子也更愿意去发现打破规则的玩法,为自己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3、潜能的发掘

玩耍是潜能吗?通过玩耍就能发掘潜能?这确实让很多人不能接受,因为大部分人把玩耍和享乐联系在一起,而大家也认为享乐就是一事无成,坐吃山空。其实玩耍也只是行为中的一种,结果是好是坏并不是行为本身决定的,而是由执行的人赋予的。

潜能的发掘需要专注力,需要突破自己的极限,需要训练,而这在玩耍中是非常常见的。小孩子也许不会专注学习,但是玩耍一定是他们最能集中注意力的地方,小孩子也需要成功的激励,每当在玩耍中获得一个目标,就会激励他们突破自己去挑战下一个难度级,而通过不断的重复,使得玩耍越来越熟练。所以说,玩耍的模式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

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要阻止小孩子玩耍呢?孩子与成人不同,玩耍对于成人更多是放松和人际的作用,而对孩子来说,是认识世界的窗口。

相关文章

  • 下旬

    中国人平均寿命75岁,正好被3整除。如果把人的一生浓缩成一个月,0~25岁为上旬,26~50岁为中旬,51~75为...

  • 下旬目标

    下旬目标到诊6个 1.珍惜每一条对话 争取转线下跟踪回访预约到诊 2.多学习现约到诊的对话 分析好的对话 学习积累...

  • 下旬目标

    下旬目标还要八个。 1、不浪费每条对话。 2、通过回访,存货到2-3个。 3、点赞活动大概可以来1个。 4、剩下下...

  • 下旬目标

    下旬目标:10个 以后做到以下几点: 1 每天更新2条以上朋友圈。 2 认真对待每一条对话,多转电,转微 3 每天...

  • 下旬目标

    到诊13个,做到以下几点 1、每天发朋友圈,刷存在感 2、认真上班,对待每条对话 3、电话及微信的病人要回访 4、...

  • 下旬目标

    目标10 做的以下几点: 1、发朋友圈,刷存在感 2、微信回访要做起来 3、多转微 转电 4、珍惜每一条对话 5、...

  • 下旬计划

    第一:下旬目标8个 第二:如何完成这个目标,比如:把近期得意向客户进行回访,关切问候,做个收割。下班了也不要急...

  • 下旬目标

    目标:12个 计划安排: 1.认真对待每条对话,耐心! 2.多转电转微 3.转浅后的细心跟踪 3.加强朋友圈维护

  • 下旬目标

    1.认真上好8个小时,聊好每条对话,尽可能转微信。 2.微信朋友圈更新,每天回访3到5个潜在微信患者。 3.学习同...

  • 年关下旬

    我还记得2017过年时我穿着蓝色的大棉袄去提车,一下子过了大半年我把长途夜路一个人开市内的小路大道给顺溜了一遍,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年11月下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fs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