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陪儿子又看了一遍《肖申克的救赎》
这部影片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最好的,能说最好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当年跟此片竞争奥斯卡奖的可是《阿甘正传》,而且《阿甘正传》是这场PK中的赢家。那么为什么呢?
我认为,这部影片说的是监狱里囚犯的故事,但其实说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故事中或多或少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但它又不是那么平凡,它又能把你的视野引向更深远的境界。
每个人看这部片子可能会看到不同的视角。一个人不同时间段得到的也是不同的感受。我在第一次看后多年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是越狱时安迪等待雷声响起的时候砸向下水管的镜头,以及他越狱后在雨中伸开双臂感受自由的情景。这次看完,我发现之前竟然忽略了其他的这么多精彩的情节。
-1-
其中,我看到的是“坚持”的力量。
首先,“越狱”并不是这部片子的重心,因为当安迪准备要越狱的时候,一切都在计划中了,只是典狱长无耻的行为触发了安迪的行动。
精彩的是安迪为越狱所做的准备。首先,一把比一本圣经还小的鹤嘴锄是他唯一的工具。当时他的狱友瑞德看到鹤嘴锄的时候,笑称,靠这把小锄头越狱恐怕要有60年。但就是靠这把小锄头,安迪不动声色地挖了20年,每天只是挖一点点,挖下来的土在散步时悄悄撒掉。之所以一点点来,是因为如果动静太大,会引起太多关注和风险。可是试想,安迪刚入狱不久,就发现了墙壁的土质疏松,挖穿墙壁就是自由,那是多么巨大的诱惑啊!然而他竟然能够天天坚持就挖一点点,白天不动声色一切如常,或者忍受着监狱中非人的待遇,或者忙碌着建设监狱图书馆。这个坚持,整整坚持了二十年!
-2-
如果说这是一个囚徒对自身自由的渴望下的坚持,那么,安迪身上还可以看到另一个坚持,不只和他自己相关。影片中还有一段情节,是安迪被调到狱中的图书馆,立志要为图书馆争取更多的东西。
但是怎么争取?典狱长说的很清楚,政府花在狱政和感化教育的经费只有三个用途:第一是建造更多的围墙,第二是建造更多的铁窗,第三是增加更多的警卫。
安迪的做法是写信给州议会,要求拨款补助监狱图书馆,每周一封。但是信件只是石沉大海,直到有一天,突然监狱收到了一大堆旧书,和二百元。州议会寄来这些书和钱,附上信说你别再写信了。但是安迪却从中看到成效,开始每周写两封信。结果两年后,收到四百元,之后每年七百元,最后补助款又增加到一千元。图书馆的面积增加了两倍,肖申克监狱图书馆已经有了任何囚犯们想看的书。并且,至少有二十多个人因为利用图书馆的书来充实自己而通过了高中同等学力考试。这样出狱之后,这些人还可以脱离原来的生活模式。
-3-
影片中最让我触动的是当安迪第一次拿到州议会的回信和钱时,他眼中闪烁着光芒,说,才写了六年。
而我们想一想,六年里每周一封信,相当于312封!当他每周寄信的时候,不少人可是把这当笑话看呢。在旁人的眼中,他该是个怎样偏执的傻子?
也许该问问自己,坚持的事能做多久?没有反馈的事能坚持做多久?没有任何正面反馈,在也许还有不少嘲笑伴随,你还能继续努力,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