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有位老师曾经说过:“设计什么都不如设计好自己的人生更重要。”
是的,好的人生都是设计出来的。
也许,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很普通:出生普通、长相普通、学习普通......
但是,谁说普通人就没有逆袭的机会呢?
事实上,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出生时候的起点并不代表人生路途最后的终点。
那如何设计好自己的人生?
还记得曾经在成都,参加过陈安之老师的成功学课程,课程重点之一就是:换圈子。
是的,友情也好、爱情也罢,其实都需要我们不断的优化才能择良木而栖,见得多识得广,机会多了,那优中选优,自然不会太差。
回望自己初高中的圈子,他们基本上被束缚在了原地,因为他们选择只跟自己同水平同级别的人玩,所以,你圈子的水平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实验:如果我们想知道一个人月薪多少,取他周围6-10个朋友的月收入总数的均值,即可得知这个人的月收入是多少。
其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穷人圈子都是穷人、富人圈子都是富人、知识分子的圈子都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抵就是如此了吧。
那知道症结所在,我们在设计自己人生的时候,一定要刻意的去寻找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并和他们做朋友,因为只有和比自己优秀的人玩,你才能倒逼自己不断进步。
优质的社交圈子,会裹挟着你不断前进,不断进化,变得越来越好。
所以,一个穷人被扔到富人圈子里,不久他也会变富,这就是圈子带来的裹挟力量。
对于爱情,最近恶补很多资料,恍然大悟,原来好的爱情和好的婚姻也是精心设计的结果。
学习并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别,然后顺应不同的天性去有的放矢,再通过提升自己的溢价,去达到等价交换的原则,自然就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
对于自我,高标准、自律是必不可少的。
要知道任何的收获都一定与大量的付出成正比的。
整天想着不劳而获的人,永远只能随波逐流,被动的过着一生,一辈子浑浑噩噩。
综上所述,人生的设计重点从三个方面出发:
1、自我方面: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态度,要想让自己进化成新物种,学习成长必不可少;时刻对自己高标准,无论是工作方面、生活方面还是自我管理方面;学会自律,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你将会得到更多。
2、社交方面:社交一定要带有功利性,因为成年人的世界里时间和精力都是稀缺资源,我们需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人身上,比如:努力去结识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和优秀的人聊天也是一种自我成长,这种机会一定是多多益善。
那如何突破自己原有的圈子去结识更优秀的人?
a 线上:通过各种付费学习社群,在线链接优秀的同学
b 线下:通过各种爱好圈子,挖掘圈内优秀的同学
3、爱情方面:去除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重塑一个独立而智慧、优雅而气质的新时代女性形象,进可攻,退可守,外表柔弱,内心刚强,雌雄同体。
那女人在男人面前如何保持永恒的吸引力?
a 思想上的深藏不露会让男人浮想联翩
b 性格上的捉摸不定会让男人心痒难耐
c 行动上的飘忽不定会让男人牵肠挂肚
是的,我们人性深处一生都在追寻“爱”,各种的关系交织,都是为了寻爱而存在:爱情、亲情、友情,莫不是如此。
但是,爱和所有的技能一样,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运用自如。
其实,所谓人生全方面的成功,不就是一个不断把自己打磨完美的过程么?
突然想起一句话:“我们生而破碎,用活着来修修补补。”
简单点来说,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起点都是一样的:拥有一样健康的身体,一样的时间,一样的生老病死。
但是我们可以在这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把自己从顽石雕刻成艺术品。
顽石到艺术品的蜕变之路,一定是痛苦的,忍受得了这份孤寂和痛苦,你就能获得鲜花和掌声,忍受不了痛苦,那就必须接受当自己被当成没用的石子,丢弃在野外,籍籍无名过一生的结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