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界控制的知识不能带来乐趣,这是《心流》中极不起眼的半句话,却在我的眼球与它相撞时,确认过眼神,是产生了火花,共鸣。
想到自己的学生时代学过的那些知识,拿来用的简直寥寥,并未对知识产生真正的兴趣,为了拿文凭,不得不学,学得心不甘情不愿。小时候我是个好学生,不是因为我爱学习,只是因为我听话,乖巧,这个事情的另一面是,我不会思考,父母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而现在我好像无法安然地做一个“好”员工,因为我不会所有话都听,不会时时都那么乖,我在慢慢地被迫地学习思考,思考学了那么多知识,懂了那么多道理为什么我不快乐,为什么我没能顺理成章成为想成为的样子。我困惑,我无解,于是开始求索,我找到了书籍,同样是读书,却开始体会到些许零星的乐趣,无关考试,无关成绩,无关所有人,它只与我自己有关,我有不同的困惑,我去求索不同的知识,我不感兴趣的不喜欢的东西,我可以不学,不用为那些非背不可的一连串历史日期而焦虑。
这就解释了一个逻辑上我没想通的点,小时候我是不爱看书的,为什么长大后,尤其是毕业后的几年会产生很浓郁的读书情节,理由居然简单到根本就不需要逻辑,无非就是一种反叛,被逼着学知识的时候,书等同于书本,课本,一律讨厌,当人被宣告自由时反而会去寻找,人都是喜欢自己做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