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我知道了一个观念: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是有理由的,如果我们不能理解他的做法,或者觉得他很傻,可能只是我们不知道他这么做的理由,或者价值观不同,他看重的东西我们并不在意。这种情况无数次出现在荧幕上,当我们看到一些小人物为了自己的追求(有些是在我们看来非常渺小的追求)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时候,我们都会为之动容。
这个观念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别人。在我明确地知道对方的顾虑之前,我不会觉得他傻,不会觉得他做了错误的选择。
现在,当读了罗胖对《大国宪制》的解读之后,这个观念升级到了群体的高度,我明白了:一个组织做一个选择往往是有原因的。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不在那个位置上,我们不会考虑那么多,我们不知道那个原因,所以觉得这种做法很傻,很没必要。但事实上这有可能是经过无数人深思熟虑之后得出的非常精巧的做法。
例如现在的高考制度,不同省份的考题难度不同,录取人数也不同。河南省经常被网友吐槽是地狱模式,省内的优质院校选择少,而且考生人数多,录取率一直很低。
其实这件事情在科举制度上也出现了。洪武30年,这一年春天科考发榜录取的52名进士全都是南方人,这时候北方人就不干了。刚好朱元璋也算是一个南方人,大家就怀疑:是不是皇帝偏袒自己人?但朱元璋并没有这么做,而且派了专人去做调查,结果也没有发现徇私舞弊的现象,北方最优秀的考生的答卷也远远不如很多南方落榜考生的答卷。
本来这件事情也非常正常,因为从南宋到元朝,南方的经济文化一直都发展得比北方好,这次只是刚好把这一点暴露得更加彻底。
但这件事情并没有就这么过去。朱元璋想改一下,靠后台操作来录取一些北方人,但主考官公正严明,坚决不干,最后朱元璋干掉了主考官,自己出题,自己主考,这次录取了61名进士,全都是北方人。这下算是平息了北方人的怒火。
后来到了1425年,规定:科举按地域分配名额,南方人占60%,北方人占40%,第二年又把西南相对落后的四省和朱元璋老家附近的地方放在一起,凑了一个占10%名额的中榜。这么做,一是向西南四省传递了一个信息:虽然你们比不上江南考生,但我没有不管你们,你们也有当官的机会。二是向北方人传递了一个信息:我没有偏袒自己人,我把自己人的名额还削弱了,限定了一个上限。
只是一群北方人不满,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做这么多事情呢?
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如果皇帝偏心,让一个地方的年轻人报国无门,他们要么流动到其他地方去,要么愤懑地留在原地,这可是非常精英的一群人,被有心之人煽动笼络起来,就有可能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的统治。
罗胖说:在中国政治中看到这种看似不讲理的一刀切现象,先别急着骂当政者愚蠢,这往往都是为了稳定预期,起到切断猜忌的客观效果。
同时,这也是知识上的“后富”对“先富”的抗议。为什么不能不予理会呢?毕竟这种考试在程序上已经足够公平了,一切靠个人水平,你水平不到家,还怨政府?
但确实不能不予理会。因为那群人的数量太大了。在人类有了武器之后,强者就不断地对弱者做出妥协,因为弱者杀死强者变得越来越容易了。以前力气大的人是无敌的,但有了刀子之后,就有可能被捅死,现在有了枪,更是比之前还要危险。所以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安全,稳定是极为重要的考量,甚至有时候重要性在效率之上。
像科举就是,为了稳定,让一些并不那么够格的人成为了官员。但谁说他们不能更好地反映当地情况,帮助统治者更好地管理西南四省呢? 由于他们更加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从这个角度看,选择他们,反而是效率更高的做法。看起来公平会伤害效率,但有时公平本身就是最高效的方法。
但是,难道就不存在犯错的吗? 不,我并没有这么说,我只是说:都有理由。但我没有说这个理由一定是对的。它有可能是过时的,有可能就是错误的,但尝试着去了解这个理由,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