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每天也就打开那么十几次”
“自从有了它,我只学会上天下地无所不能”
“想不到你不仅好玩好用,还能让我不愁吃穿”
“我没有你真的不太行”
“我爱死这玩意儿了”......
能让人发出以上心声的,除了一本存了那么几个亿的存折,还有谁?!
这时,在“领导”、“运营”、“设计师”、“程序猿”、“测试”、“销售”、“售后”等人的围攻中,烟雾缭绕沙尘滚滚,有一只狗,气喘吁吁冒出了半个头和一张嘴,用最后一口气嘶声呐喊:“还用问吗?还有我的产品啊!”
说罢,一命呜呼。
这狗啥品种?
噢,原来,是产品狗啊。
产品狗,是业界对产品经理的爱称,是产品经理自嘲的产物。
“梦想改变世界”是它们的通病,“被现实世界改变”是它们的共性。
每只产品狗都渴望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怀揣崇高理想埋头于纷杂事物辛苦劳作,而结果呢?
9成的产品是失败的。
当然,成功不易,Marty想让“产品狗们和它们的产品”少走一些弯路,于是诞生了《启示录》。
一.人员
1.好的产品是优秀团队的产物,明确定义团队角色十分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8753/222097dde77929a6.png)
1.1产品经理:
①收集需求、评估机会——借助MRD文档
②定义产品特征、功能、用户体验、发布标准——借助PRD文档
1.2用户体验设计师:
①确保产品可看、好看。
②确保产品简单、有用、好用。
1.3项目管理
①制定计划,跟踪进度,确保交付。
②项目管理最好不要兼职项目管理,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应该是两个独立的职位。
③项目经理应该具备的7个特点:
·工作紧迫感,做人要做火车头
·善于捕捉问题,抓住讨论重点
·思路清晰,排除情感因素,放下思想包袱,拨云见日,分解问题,分配同事,专注解救
·用数据说话,务必根据数据和事实制定决策
·果断,理想的思路和清晰的理由帮助大家
·判断力精准,做事挑准时机
·态度积极,一往无前,愈挫愈勇,知道梦想成真
1.4开发
程序猿,应用的建筑者。
1.5运维
确保服务正常运行。
1.6产品营销
想方设法让更多人知道产品,使用产品,为产品服务买单。
产品经理与产品营销最好分于2人,清晰界定职责,一主内一主外,分享资源,分工合作。
2.产品设计
确保产品兼备可用性(如何用)和价值(渴望程度)
(好的交互设计文档和原型的存在,让PD陷入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b)
2.1用户研究
①研究、分析用户,评估产品原型或产品是否符合用户习惯。
②拟定恰当的测试项目,监督测试,评估测试结果,提出改进方案。
2.2交互设计
①在理解目标用户的基础上设计有价值的、可用的目标功能,定义使用流程。
②交付线框图给视觉设计师
③交互设计不适合外包
·用户体验设计具有继承性
·从立项到产品发布,各种细节问题需要交互设计师迅速做出决定
·用户体验师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3视觉设计
①根据线框图设计用户界面,包括严格的布局、颜色和字体设置
②视觉设计能够传达并唤起产品蕴含的情感(其重要性常常被低估)
2.4原型制作
①迅速制作产品原型,让用户试用,并根据反馈意见反复修正原型。
②软件架构师评估设计和产品原型,确认切实可行。
3.软件开发
只有与程序猿融洽合作,才有可能开发出合格的产品;否则等待你的将是一场噩梦。(麻蛋,深有体会有木有/(ㄒoㄒ)/~~)
3.1双方平等,不从属于对方,但相互依赖和促进。
3.2开发人员可帮助产品经理完善产品定义。
①让开发人员直面用户或顾客,了解问题的严重性,这样好的idea常常随之而来。
②和开发人员一起开展头脑风暴,看看目前旧/新技术能不能解决手头问题。
③让开发人员在产品定义阶段参与评估产品设计,协助策划方案,未雨绸缪。
3.3产品经理应该配合开发人员的工作
①产品经理只定义满足基本要求的产品,而不是最终产品。
②一旦开始开发,尽可能避免修改需求
③开发阶段难免产生问题,如用例丢失、用例设计考虑不周全等,这很正常,最优秀的团队也避免不了。产品经理应该迅速采取行动,在维持产品基本功能、尽量避免修改的原则上,拿出方案。
3.4预留一定的技术能力,即“余量”
给开发团队预留20%的自主时间,未雨绸缪
①重写代码、完善架构、重构代码库中有缺陷的部分
②更换数据库管理系统,提高系统性能,避免“停下来重写代码”的情形发生
4.招聘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的招聘和应聘,开放性太强,无边无界。
4.1产品经理应具备的条件
①个人素质和态度良好
②对产品有热情
③站在用户立场思考产品
④智力优越
⑤工作狂属性、责任心强
⑥为人正直,以身作则
⑦信心十足
⑧善于找到重点
⑨善于时间管理
⑩沟通能力强
⑪具备商业技能
·成本结构、边际效应、市场份额、产品定位和品牌
4.2行业经验或许没那么重要
①产品经理大约有80%的技能和天分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产品
②最宝贵的经验不是行业知识或技术,而是打造优秀的产品流程、领导产品团队的能力、应对产品扩张的经验、个人对自己的认知,以及自我激励的能力。
③热爱学习,擅于学习很重要。
④年龄不是问题
5.管理产品经理
5.1建设产品管理团队
①训练和培养产品管理团队的工作能力不但是产品经理的任务,更是产品总监的任务
②新的产品经理必须经过至少3个月的刻苦学习才能开始管理产品
③有潜力、称职的人选,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工作,尽情发挥。
④产品总监要知道,团队成员的出色表现就是自己的出色表现,所以要雇佣比自己聪明的人,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工作条件
5.2规划公司的产品战略
①产品总监决定公司经营什么产品,仔细评审产品战略和研发流程。
②产品总监必须透彻理解公司最新的商业战略,确保产品战略直接支持商业战略;
③产品总监与产品经理一道完成产品规划,共同实现规划;建立产品原则,坚持按产品原则研发产品。
④产品总监要负责制订产品组合路线图——兼顾用户需求和商业目标,从全局出发制订产品发布计划。
⑤产品总监要处理好同事关系,特别是得到公司高管的信任,做到礼贤下士,集思广益,决策有理有据、公开透明。
5.3如何评估产品经理的工作?
①不管是按收益、利润、用户数量、页面访问量,这些指标都无法全面反应产品经理的业绩。
②考察业绩的新指标——用户净推荐值,它反应用户对产品的态度。
·调查用户是否愿意向他人推荐你的产品,满分10分
·9~10分,推荐
·7~8分,中立
·0~6分,贬损
·推荐者所占的比例-贬损者的比例=NPS
5.4产品管理属于哪个部门?
①划分到市场部?不好!
·营销工作和产品管理工作混在一起,往往两败俱伤。
②划分到开发部?不好!
·开发部门只顾埋头开发产品,他们并不关心产品是否。
·产品管理团队易被产品细节包围,看不到市场需求,无法探索制胜的产品策略和途径。
·探索产品需要不同于开发的思维方式和专业技能。
·开发团队强调执行力,在强调执行力的组织里从事探索性工作是非常困难的。
③独立产品管理部门?我觉得可以!
·将产品管理部门提升到与开发部门和市场部门相等的级别。
·产品管理部门最好包含设计团队,因产品管理和用户体验设计必须紧密合作。
④独立产品管理部门?好处多多
·产品部门的管理者将在高管队伍中占有一席之地
·产品管理不容易在市场与开发的各项任务和挑战中被忽略掉
·这种结构清晰地表明,产品既不是由技术驱动的,也不仅仅是由销售或市场需求决定的。
6.给彼此多一点点空间
永远不要告诉别人怎么做,而是告诉他们做什么,他们自然会发挥天赋,给你惊喜。
只告诉用户体验设计师和开发人员“做什么”,留给他们的空间就越大,他们就越有可能打造出用户喜爱的产品。
7.产品经理要学会寻求帮助
仅靠自己,会严重限制创意的发挥。你需要的帮手,可能就隐藏在公司各处。
7.1多打听,多问同事
7.2采用走动式管理模式,花时间与员工相处
7.3认真倾听与会者的对话与发言
7.4随时欢迎他们向你提出产品建议
7.5坦率地把烦恼告诉同事,大家会热情地帮助你
7.6一起吃鸡!一起泡吧!
8.如何管理上司?十条经验
7.1为项目波动做好准备,提高计划的准确度,挖掘有待改善的细节。
·记录工作进度,掌握项目波动规律,寻找对策
·制定计划时,预留出时间应对变化和调整,做好“无用功”的心里准备
7.2注意沟通的方式与频率,弄清上司喜好,对症下药。
7.3会前沟通。确保会前与高管达成一致意见。(会议的作用:让与会人员认识到大家取得了一致意见)
7.4多提建议,少谈问题。管理者要听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抱怨。
7.5向上司借力。将想法告诉上司,请他帮你转达建议。
7.6充分准备。管理者通常聪明过人,能够立马发现你思路和计划上的漏洞。你最好准备充分,弄清问题所在,做到有备无患。。
7.7缩短邮件篇幅,突出重点。
7.8多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7.9内部宣传,让大家认可你的工作。
7.10做让领导省心的员工。
二.流程与产品
一流软件(互联网)公司的流程及技术,也是一流的。
1.评估产品机会,挑选合适的产品机会,向用户提供使用的解决方案。
评估时,必问十个小问题(不应涉及具体解决方案)
1.1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产品价值)
·最难回答,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1.2为谁解决问题?(目标市场)
1.3成功的机会多大?(市场规模)
·可求助于行业分析师、贸易协会、公司财务,再结合自己的分析做出判断。
1.4怎样判断产品成功与否?(度量指标或收益指标)
1.5有哪些同类产品?(竞争格局)
1.6为什么我们最适合做这个产品?(竞争优势)
1.7时机合适吗?(市场时机)
1.8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具体销售方式,甚至会影响产品需求。
1.9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解决方案要满足的条件)
1.10根据以上问题,得出评估结论。(继续或放弃)
2.产品经理应充分理解产品的营利模式,结交一位懂财务的朋友能让你受益匪浅。
2.1帮你分析财务问题,评估产品的ROI(投资回报率)
2.2通过财务数据,助你了解用户。(交易记录、支付信息、客户信息、客户数和经营报表等用户)
2.3确认商业上的可行性。
3.采用流水线方式并行开发产品。
一旦前一个版本的产品进入项目执行阶段,就投入创造热情开始定义下个版本的产品
4.重视产品探索流程
保证开发团队开发有价值的、可用的产品
4.1寻找市场,让用户验证你的构思
4.2设计解决方案,它必须是有价值的、可用的、可行的。
5.产品原则:什么是最重要的?
产品原则是对团队信仰和价值观的总结,用来指导产品团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取舍。
5.1产品原则可用来团结产品团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5.2产品原则要有优先级
5.3产品原则是大家讨论分析的产物
6.产品决策要达成一致,弄清这几个问题,让撕逼少一些
6.1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6.2要为哪类任务角色解决这个问题?
6.3产品要达到什么目标?
6.4每项目标的优先级是什么?
·是易用性、响应速度、功能、成本、安全性,还是用户隐私?
7.产品评审
制定更及时、更可靠的产品决策;产品评审团的决策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
7.1成立产品评审团的目的是决定产品战略方向,宏观上监督公司产品的研发流程,合理地配置资源。
7.2产品评审团不制定商业策略,而是在给定商业战略的条件下,提出与之相匹配的产品战略。
7.3人员组成(人数10人内):
①CEO/COO/GM
②产品管理总监/副总监
③用户体验设计总监/副总监
④市场总监/副总监
⑤开发总监/副总监
⑥网站运营总监/副总监
⑦客户服务总监/副总监
7.4制定决策的四个里程碑
①评审产品战略和产品路线图,选择值得投入精力的产品,并让产品经理开始评估产品机会
②评估产品机会的结果,决定是否开始定义产品解决方案
③评审产品原型、用户测试结果、成本估算明细,决定是否开始开发产品
④评审最终产品、产品品质、发布计划、社会效应,决定是否发布产品
7.5产品评审团的注意事项
①不负责评审对产品细节的更新或修正
②不负责产品设计工作
③应尽量避免讨论具体执行策略
④每月开一小时会议或每两个星期开两小时会议
⑤决策反思。产品发布3~6个月,请产品团队汇报产品的市场业绩表现,反思之前的决策是否明智,以及今后应该如何调整
⑥每次评审会议,最好由产品经理向产品评审团汇报产品的进展情况。会前做好简要汇报,可避免在会上汇报过程中措手不及。
8.特约用户——产品开发伙伴
8.1组建特约用户小组
在项目的开始阶段无色至少六位积极、活跃、乐于分享的目标用户,要求它们:
①在产品的目标用户中具有一定影响力。
②认为未来的产品可以解决它们手头亟待解决的问题
8.2特约用户能得到的好处
①参与构思产品创意,解决它们手头的问题
②提前使用产品,越早使用产品越早解决麻烦
③提前使用产品,可以显著降低用户的各种成本
8.3特约用户给予产品经理的好处
①为产品的定义和开发提供建议和协助
②提升沟通、调研的便利性
③可第一时间、迅速得到反馈意见
④若特约用户满意产品表现,会乐意公开推荐产品
8.4组织特约用户的注意事项
①不要收取费用
②人数10~15个
③若练特约用户都难以找到,也许初步验证了产品创意没有价值
④确保特约用户是产品的潜在目标用户,而不是产品尝鲜者。
⑤务必向特约用户说明,我们要开发额是面向大众的通用产品。
⑥应该把特约用户当成开发伙伴对待,结下深厚持久的友谊。
⑦产品经理特约用户的合作贯穿产品研发的每个环节:向他们展示产品原型,请他们参加测试,向他们请教产品的细节问题
⑧营销团队可以帮助物色特约用户
注:产品经理应该尽可能地亲自拜访用户,与用户交流,参加每一次的可用性测试和特约用户讨论会。理解用户需求的工作,绝不能推诿他人。
9.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结果可以用于完善现有产品,精益求精,但不要指望从市场调研中发现下一个BAT。
9.1用户调查(问卷调查)
9.2产品使用分析(使用数据分析工具)
9.3数据挖掘(用户的账单、账户信息、产品数据等)
9.4拜访用户(很有效,但须平衡资金、时间成本)
9.5人物角色分析(弄清用户角色、目标用户)
9.6可用性测试(让用户参与可用性测试,收集反馈,观察、记录用户的行为和反应)
9.7竞品分析(学习对手成功的经验)
9.8用户研讨会效果不佳,原因:
①用户不知道什么想法是可行的
②用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10.产品人物角色
人物角色是合理地描述用户特征的人格化虚拟原型,重点关注用户的行为、态度、目标。
10.1创建人物角色的工作越早开始越好。
10.2人物角色的建立,有助于决定谁是目标用户,也有助于决定谁不是目标用户。
10.3使用人物角色可以避免产品团队把自己的需求当成用户需求。
10.4使用人物角色有助于对用户类型的优先级进行排序,找到重点。
10.5有了人物角色,可以方便地向团队描述产品的目标用户,他们怎么使用产品,他们关心什么的。
10.6和产品原则一样,人物角色可以帮助团队成员达成共识。
11.产品说明文档
11.1应完整地描述用户体验,包含需求、交互设计、视觉设计。
11.2准确地描述软件的行为
11.3能够直观地让各岗位人员看懂
11.4应该可以修改。
11.5撰写产品说明文档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衍生物,比如,按优先级排列的需求列表、线框图、实体模型,但应该有一个主题来代表产品,避免混淆不清。
11.6在网站上同步产品说明文档的更新情况,方便大家提问和讨论,并保存所有决策记录。
11.7高保真原型是很好的主体,由它体现产品的功能需求、信息架构、用户体验、交互设计、视觉设计。比PPT有效太多。
12.用户体验设计与实现
先定义用户体验再动手开发
12.1第零次迭代,产品经理和用户体验设计师利用这段时间先完成产品设计工作。这需要更详细地定义待开发任务(backlog),但团队工作会更愉快。
12.2需求调研和产品设计时,至少邀请一位软件开发人员检查设计工作,评估可行性和成本。
13.削减功能还是延长工期?
“断腿的狗打不了猎”。
学会定义基本产品,只满足基本要求(价值、可用性、可行性)的产品。
13.1只设计基本功能的产品可以把复杂度降到最低,把开发时间减到最少。
13.2邀请以为开发人员参与设计原型,估算成本,评估可行性。
13.3请真实用户验证产品原型。(这一点至关重要)
13.4一旦基本产品确定,通过了目标用户的测试,就不可能再削减任何功能。如果还能削减,那说明你定义的不是基本产品。
13.5产品经理在设计高保真原型时,就应该构思足够全面、彻底,避免在开发阶段修改设计。
13.6设计产品时,一定要考虑哪些功能是最重要的,争取设计出只满足基本要求的、不可删减的产品。
14.产品验证
证明产品的价值、可用性、可行性。
产品经理向产品团队提供最终的产品说明文档前,需进行以下三项重要的验证。
14.1可行性测试:能否成功开发,有哪些风险?
14.2可用性测试:请用户来试用可用性原型,根据反馈调整。
14.3价值测试:用户是否喜欢这些功能?是否满意功能的具体实现方式?
15.原型测试
15.1测试者怎么找?
①特约用户
②企业级产品,可去竞品的展销会无色
③发布广告
④大众产品,亲朋好友,但不能仅限于亲友
⑤电子邮件列表
⑥通过公司的网站征集志愿者
⑦较大的公司,可定期开展原型测试活动,每次邀请10~20位测试者参加。
⑧离开公司,到用户聚集的场所寻找测试者,可适当奖励
⑨邀请测试者上门参加测试,可适当奖励
⑩提前一天致电测试者,可降低爽约比例5%~10%。
15.2如何准备测试?
①拟定好测试内容
②观察测试者未接触产品原型之前是如何解决产品要解决的问题的,机会只有一次不容错过
③测试原型前,观察测试者能否从原型首页看出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
④测试完成后,与测试者聊天,了解他们使用竞品的情况、一般如何解决问题,有多大可能性向朋友推荐这款产品。
⑤为每个问题打分(0~10分)
⑥不必等到原型完整后再测试,可以先测试主要项目
15.3测试原型的技巧
①测试前不宜与测试者交谈过多,放置透露产品线索。
②测试前,务必告诉测试者,这只是产品原型,不是正式产品,可说出真是的看法,不必有所保留。
③测试时,尽量让测试者保持平和情绪,不要让他们陷入吹毛求疵的状态
④测试时,尽量保持安静,不要给测试者提示。
⑤测试的作用是理解目标用户如何看待产品要解决的问题,发现原型不符合用户直觉和习惯的地方。
⑥从测试者的肢体语言和语气里可以发现许多有用的信息。
15.4更新原型
①只要有两三个用户反映了同一个情况,就动手解决。
②有连续六个用户理解和欣赏产品的价值,而且能完成关键的测试项目,就算完成了原型测试任务。
③若发现测试者对原型不感兴趣,或无法让原型变得足够简单易用,请立马收手。
16.平滑部署
版本更新有它的必要性,但须尽量降低用户反感和学习成本。
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赢得用户的好感,应该小心保护,不要轻易试探用户的耐心,让好感变成反感。
16.1通过公告、群发邮件、在线教程等方式提前通知用户
16.2加倍做好测试工作,避免新版本隐患
16.3若更新版本会影响大规模的用户,应该采取并行部署、增量部署、区域性部署的方式来降低风险
17.快速响应
17.1产品发布后的一周内,团队应做到快速响应、处理产品发布后的用户反馈意见。
17.2一旦问题反馈回来,产品团队应至少每天召开一次尖端会议,讨论问题的轻重缓急,确定最佳解决方案。
17.3观察网站分析工具提供的实时数据,做出响应。
18.合理运用敏捷方法
敏捷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开发定制软件的效率:增进了客户和开发人员之间的交流;通过更频繁的迭代来大幅度降低风险;引进了现代软件测试的理念;省去了连篇累牍的产品说明文档的麻烦。
18.1产品经理即是产品负责人,若不是一个人担任,通常会埋下隐患。
18.2敏捷方法绝不等于省略产品规划。
18.3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工作进度应比开发团队领先一两个迭代周期
18.4产品设计工作尽量做到独立拆分,分而治之
18.5产品经理的主要任务是定义有价值、可用的产品原型和用户故事,作为开发的基础。
18.6让开发人员自主划分迭代周期。
18.7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必须出席每天的晨会。晨会是一天沟通过程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关于产品的讨论会持续一整天。
18.8除非达到了产品经理的要求,否则不要轻易发布新版本。
18.9每次迭代完成后,产品经理应该向团队展示产品现状,以及下次迭代的产品原型,共享工作成果,同时加深大家对产品的理解,增强团队对这种开发方式的信心。
18.10在团队内展开敏捷培训,让每位团队成员都真正理解敏捷方法。
19.瀑布式开发方法的缺点
19.1产品验证严重滞后
19.2变更计划代价不菲
19.3无法适应快速的市场变化
20.在大公司混的十大秘诀
大公司都遵循一条潜规则——尽量规避风险。
懂得利用资源的你,在大公司就会如鱼得水。大部分人在大公司的工作状态“大部分人游荡在黑暗里,他们只知道抱怨,却从不想办法寻找点灯开关”
20.1了解公司制定决策的方式,搞定拍板者
20.2主动帮助他人,积累人脉关系。
20.3臭鼬工程,找三五个志趣相投的同事在工作之余做出产品原型来。
20.4资源不齐,自己顶上
20.5有选择地据理力争
20.6会前沟通,形成默契
20.7合理分配时间,产品经理杂事多,应留下时间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制定产品战略,构思产品路线图,研究产品原型,分析竞争对手
20.8与同事共享信息,乐意共享信息
20.9向上司借力,用实力取得他的信任
20.10传播你的产品理念,让大家不遗余力地支持你
21.苹果公司给我的启示
苹果对以下四点的理解和运用是神一般的存在。
①硬件为软件服务→②软件为用户体验服务→③用户体验为情感服务→④产品为真正的需求服务
22.新瓶装老酒
运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
谷歌专注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厚积薄发,颠覆了整个市场格局。
苹果公司推出ipod,以卓越的功能很块几百MP3,引领了市场潮流。
想要在成熟的市场抢占一席之地,精明的公司至少要手握两件“法宝”
22.1对目标市场了如指掌,对现有产品的缺陷洞若观火。
22.2跟踪最新的技术趋势,把最新的技术融入产品设计中,只要能做到一次,你的产品将所向披靡。
23.恐惧、贪婪、欲望
只有从情感的角度重新观察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你才能体会用户的真实感受。
23.1通过什么途径满足这些情感需求?
23.2哪种视觉设计更能抓住这些情感?
23.3哪些功能更能满足这些情感需求?
23.4哪些产品特性阻碍用户宣泄清咖?
24.跨越鸿沟
很少有产品能够跨越鸿沟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8753/06ac8a255e7a648f.jpg)
25.可用性与美感,两者缺一不可。
26.十大要点
26.1产品经理不应把时间浪费在营销管理和项目管理
26.2用户体验就是产品的生命
26.3动手设计产品前,先明确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为社会解决问题,以及评估产品的标准
26.4组建特约用户队伍,参与到项目中,反复试用产品,不断改进
26.5明确产品原则,帮助果断决策
26.6建立人物角色,帮助决策
26.7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是探索(定义)有价值的、可用的、可行的产品。
26.8擅于使用原型
26.9让用户参与原型测试
26.10根据数据改进产品
27.产品经理的反省清单
出色地产品经理应时刻关注产品的现状与未来。以下十个问题时时刻刻等着他们去琢磨。
27.1产品能吸引目标消费者的关注吗?
27.2产品的设计是否人性化,是否易操作?
27.3产品能在竞争中取胜吗?
27.4了解目标用户吗?产品是否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27.5产品与竞品是否有差异?能在30~60秒内向他人解释清楚吗?
27.6产品能正常运行吗?
27.7产品是否完整?用户对产品印象如何?销售业绩如何?销售任务能否顺利完成?
27.8产品的特色是否与目标用户的需求一直?产品特色是否项目?
27.9产品值钱吗?用户为什么埋单?
27.10我了解其他团队成员对产品的看法吗?他们觉得产品好在哪?看法是否与我一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