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和G聊起自己的困惑,我说:我已经不知道高标准的要求自己和别人是不是一件好事情?不过说实话,我一直在降低要求,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于别人。因为如果坚持着“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做事原则,我和同事的工作量会大很多,我自己倒是关系不大,可是这样对待别人是否不太好?对于这件事情,我最近一直很纠结。
G的回答让我发现自己思考的误区,他说:我本身是个完美主义者,自己做过的东西都会反复测试,当我移交出去时,可以保证95%都没有问题。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做事,反正我一直都这样要求自己。但是你这么想是不对的,首先这是工作,高标准的要求没有什么不对,因为这是大家的职责,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本来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啊。再说,高标准的要求难道对大家来说是坏事情吗?
G的一番话,竟然让我哑口无言。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这番话是曾经我所坚持的,另外一方面我更好奇是什么让我开始觉得自己应该妥协,和放弃?
那是在一节大学课堂上,上课的女老师提到另一位雷厉风行的主任,说她对于工作太过投入,只要是和她合作,总是不能按点下班,她好奇难道主任的家里就没有等着吃饭的孩子和家人吗?当时的女老师给出的观点是:你可以严格要求自己,但是不能对别人也同样苛刻。
可能觉得自己就是她所说的那种人,没有思考过她说这番话的前置条件,就全盘接收了。当工作中需要协作的时候,她的这一番话时不时的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开始改变做事方式。但是我并没有思考这句话的正确与否。
直到G的提醒,我才意识到,自己在对于他人观点进行接受和拒绝的时候,靠的不是思考,而是感觉。感觉别人是对的,那就接收,感觉不对,就拒绝。但是观点是正确的吗,支撑它的证据是什么,我从来也没有想过。
读到《批判性思维》对于感觉和思考的描述,我才有点明白。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于感觉给出的定义是:
Feeling is a subjective response that reflects emotion、sentiment、or desire;it generally occurs spontaneously rather than through a conscious mental act,we don't employ our minds to feel angry when we are insulted······
感觉是一种对于情绪,感情,渴望的主观反应,它是不经过意识活动,而自动发生的。当我们被辱骂时,我们并没有雇佣思维去生气······
这才让我意识到当时的接受其实是无意识的反应,因为我把自己归为了她所描述的那种人,共鸣感让我觉得自己以后这样做会招到别人讨厌,不希望被别人讨厌的我自然而然自动接收了她的观点,而没有经过任何的思考活动。
那么什么才是思考?
Thinking is a conscious mental process performed to solve a problem,make a decision,or gain understanding.Whereas feeling has no purpose beyond experssing itself,thinking aims beyond itself to knowledge or action
思考是一种有意识的思维过程,伴随着解决一个问题,做出一个决定,或者得到理解。感觉只是在表达自己,但是思考的目的除了表达自己之外,还在于知道,或是行动。
可能是因为感觉是自动发生,而思考还需要过程,感觉的反应速度总是快于思考,所以当我们觉察不到自己需要思考的时候,感觉就帮助我们做出了决定。毕竟有些时候,感觉总是不请自来。这大概就是我为什么在时隔四年之后,才意识到当初全盘接受的观点靠的竟然是感觉。
思考的方式在书中被分为了三种,分别是:反思,创造和批判。而关于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于问有深度的问题。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iques used in critical thinking is asking probing questions.
例如书中就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例子给出了提问,我们时常会看到大学无用论的观点,主要理由不外乎大学毕业的人还没有那些没有读过大学的人收入高。
- 金钱是否是教育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
- 大学教育增加了我们对于自身,对于生活的理解,增强了应对挑战的能力,这些怎么算?
恐怕问出有深度的问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我把批判性思考者和非批判性思考者的特征表格提供给大家作为参考。
看了表格,不知大家道感觉如何,讲真一开始我信心满满的认为自己在左边,但是回顾往事的时候,才发现大多数的决定,行为都表示我还是个非批判性思维的人。毕竟感觉才是人类的天性,而思考需要时间。
不早也不晚的时候,不能说早安,也不能说晚安,那么祝各位,认真愉快的吃个晚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