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简化思维。
所谓简化思维,就是去除题目中的干扰因素,将核心问题整理出来。
先举个挺有趣的例题:
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20元,卖30元,顾客来买鞋给了张50,王师傅没零钱,于是找邻居换了50元。事后邻居发现钱是假的,王师傅又赔了邻居50。请问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
这道题的解法很多,大家可以问问度娘。我想从简化思维的角度来聊聊这道题。
我们找找,这道题的干扰因素是什么?也就是说,哪个因素是没有存在价值的?
对,就是邻居。
邻居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赚钱,也没有赔钱。他并不影响王师傅的钱包。
也就是题目可以简化为: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20元,卖30元,骗子来买鞋给了张50元的假钱,王师傅找了20元真钱给骗子。请问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
这样思路就清晰了,王师傅损失了一双鞋(20元)和给骗子的20元,就是损失了40元。
为什么我们要把“邻居”这个干扰因素带入题目呢?出题人设置的陷阱,我们用“无价值信息”的方法去排除他,是问题简单化,这就是简化思维。
再来说一个例子,被不喜欢数学的同学因为经典的应用题:
一个水池,打开进水口3小时灌满,打开排水口5小时排空,问,进水排水同时打开,多久能灌满水池?
还是解法很多,大家可以问度娘,我只从简化思维的角度来讲。
这个问题中的的干扰因素是什么?有点难找,但仔细想想,是不是那个“同时打开”呢?
“同时打开”的信息,建立了一个连续变化的概念,马上就让问题变复杂了。
呢简化一下思路,应该怎么做呢?
先找到一个比较特殊的时间点,就是15小时。
为什么找这个时间点?因为是3和5的最小公倍数。
为什么找这个最小公倍数呢?
因为如果水池可以变大的话,刚好15小时排空了3池水,而灌满了5池水。
这样是不是思路清晰了?15小时还剩2池水。
那么灌满一池水就是15/2=7.5小时了。
这样是简化了什么呢?
是简化了思路。我们把连续变化的问题,简化为特殊时间点的问题了。
好了,简化思维今天就聊到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