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得到读到一本书,关于黄金圈法则的,做任何事都要师出有名,都要有高度,有信念,有价值观,这样你才能知行合一,不折不扣的执行你的价值观,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你的承诺,追随你的人才会更多,你的路才会更广,更宽。
几乎所有具有伟大影响力的人,他们都是有意无意地在用这个黄金圈法则。如果你也希望自己能有更大的影响力,或者让更多的人支持你,甚至跟随你,具体该怎么做呢?这就是接下来要讨论的:如何用黄金圈法则来赢得更多人的支持和帮助。
其实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用赫拉利在《人类简史》当中提到的观点: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协作,是因为他们有想象的共同体,就是大家想象和认同一个故事。而你要领导或者是要影响一帮人,其实也是构建这样一个大家互相认同的想象的共同体,而这个想象的共同体的目标、方向,就是你的价值观,你的为什么。
提出一个想法,一个目标很容易,但是如何让大家相信、认同并支持却不容易,还能让一帮人忠诚地跟随、全情地投入,那就更不容易了。从黄金圈的角度来看其实就是要做三件事:让别人相信你的为什么,然后寻找相信你的为什么的人,最后创造实现为什么的条件。
先来看要做的第一件事,让大家相信你的为什么。意思是别人一定要对你想要追求的意义、价值能够建立信任。而信任怎么建立呢?不是说你告诉大家你要做什么,大家就自动会信任你。也不是说你列出一个任务清单,把它完成了,大家就会有信任。
所谓“黄金圈的均衡”的意思是,Why、How、What 要均衡一致。也就是你的价值观、你采取的策略,和你最后做的事情必须是相互映衬的,互相支持的。不能你说得高、做得少,或者言行不一,你一定要以身作则,来践行你的价值观。
比如,当年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经营业绩特别差,为什么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员工和管理层之间没有信任,他们上一任CEO的办公室门口站着的是荷枪实弹的保安,只有副总裁和更高级别的人员才能进去,而且进这个楼层需要门禁卡,到处都是摄像头。你想,如果一个公司的 CEO 是这样和他的员工相处的话,他和员工之间怎么可能建立信任呢?幸运的是,公司后来上任的 CEO 贝休恩,却想办法与员工重新建立了信任。他之所以能重新建立信任,不是喊了什么口号,不是要求员工去给他信任,而是他提出自己的价值观和理念之后,真正地践行。他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撤掉了保安,让大门敞开,让所有的员工都能及时地跟他沟通,给出反馈。他还把所有不认同他这一理念的高层清理出了公司,甚至在60位高管中,他清理出了39位。
为了建立信任,贝休恩还在重要的事情上给出承诺。比如对航空公司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准点率,当时大陆航空公司的准点率在全美排倒数第一名。贝休恩就说,只要哪个月公司的飞行准点率排到了前五名,所有员工都能得到一张65美元的支票。要知道这是1995年,大陆航空公司当时已经有4万名员工,这就意味着每个月任务达标的时候,奖金都是一个天文数字,250万美元。可是贝休恩他却知道这时候一诺千金很重要,因为这是和自己的员工建立信任,而且大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力合作,互相信任,一旦实现了这个目标的话,节约的各方面损失反而能够多达500万美元。
要让一帮人真的追随你,就一定要让你的黄金圈处于均衡的状态,让大家真的相信你的Why,相信你做事情的价值观。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往往会需要你违背眼前的利益,有损面子,甚至要承担各种现实的损失。可是也只有这么做,才真的让大家相信你的 Why、How、What 是处在同一水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