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与中期争论,不胜。秦王大怒,中期徐行而去。或为中期说秦王曰:“悍人也。中期适遇明君故也,向者遇桀、纣,必杀之矣。”秦王因不罪。
秦昭王跟中期争辩,争不过中期。秦昭王非常生气,中期毫不理睬,慢慢走出朝去了。有说客就替中期开脱,说服秦昭王说:“这个人是个个性强悍的人,中期业就是刚好遇到了贤明的大王你啊,假如是碰上了历史上流传的夏朝暴君桀、商朝暴君纣,一定会被他们杀掉了。”秦昭王听后也就不再怪罪中期了。
历史上,官场中,伴君如伴虎,稍不注意犯了颜,就要被杀掉。中期作为臣子,跟君主秦昭王辩论问题,一点面子都不给秦昭王,争辩完后还对秦昭王不理不睬,自顾自的就走了。如果没有别人给他说和的话,估计他会凶多结少。我不由得想起了唐朝时唐太宗和魏征之间的关系。明君治下,臣子敢于犯颜相抗,事后也不怕打击报复。这样的君臣关系就是开明了。凡是开明的政治时期,国家一定会强盛。从这个小细节,我们也看到了秦国能够走上统一天下的道路,绝非只是军事强大这一条。跟同时代的其他诸侯国的君王比,正是太开明了。
好了,我们来看看希罗多德的历史吧!
王储争权,又是孩子众多的君王死后的麻烦。最好是既不缺少也不众多,只要一个最好。
这里记载的是多余的王子离开祖地到国外开拓殖民地的过程。于是便产生了新的民族和国家。
这里记载毕达哥拉斯是塞里努司人的国王。生活在西西里岛上。
多里欧司的出走使他失去了继承他哥哥王位的机会。因为他哥哥克列欧美涅斯寿命很短,而且没有儿子,只有女儿。这样看来,君王的子息应该多于一个,这样才可以保证王位的传承不面临断绝的风险。
这块刻着世界各国状况的青铜地图很是奇怪,是谁刻的,他又是如何得知世界各大陆和各国,各民族的如此详细的状况呢?跟东方的山海图有得一比啊!
看来这块刻着世界各国状况的青铜地图来自米利都。善战的斯巴达人是个依靠航海的民族。
斯巴达人似乎并不喜欢开拓疆土。只想征服自己周围的城邦就可以了。这跟他们强调完美有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