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六月八日,下午五点整,全国各地千千万万个考点里,纷纷响起一道铃声——
“考试时间到,请立即停笔,否则按违规处理。”
在此之后,是屏息已久,终于长吁一口气的声音;是紧绷许久的那根弦忽然断掉的声音;是席卷而来的欢呼声,也是巨大落差下突如其来的迷惘与无所适从。
这一年,我们十八岁,刚刚经历过高考。
【一】我渴望的青春,不是我的青春
二零一八年五月中旬,三模。我依稀记得,那是一个过分晴朗的下午,日光暴烈无痕。
我和小Z并行在回家的路上,她好像在思考什么,她对我说,“好好,我觉得我的三年,白过了。”我看着她,本能的想要否定,话未出口,却哽在喉咙。
高考结束的那几天,正逢《最好的我们》热映。我也不甘落寞,在电影即将撤档的某一天,独自观赏了这部声势浩大的青春史诗。
网络上有人发表观感说,凡是真心喜欢过别人的人,一定会一边观影,一边痛哭。我一直不以为然,却在深深的夜里,在四下无人的影院,肆无忌惮,泣不成声。
我在想,我为什么哭呢,我又没有喜欢过谁。
可我又想,我知道我为什么哭了,因为我没有喜欢过谁。
我看着男女主角甜蜜的一来一去,我看到喜欢一个人时,眼睛里泛起的光,我看见青春时代的他们为爱疯狂。有许多年纪相仿的人留言说,这不是我想象中的高中生活。有许多人与我一样,为青春而喟叹,而怀念。
我想起我的青春,想起那些自觉无趣的日子,上课到下课,宣誓到放学,试卷来了一批又一批,散漫的装进麻袋里,塞满了整个年级的活动室。这样的路太过于平淡,乃至没有一点点色彩,只有我一步一步,走出三年时光。
那时候我问自己:“这样的日子,要过到什么时候啊?”
直到高考分数亮相那天,我看着高不成低不就的成绩。我明白,这样的日子结束了。可我一时,不知悲喜。
那时候我想起小Z说的话,我问自己,这三年,你白过了吗?
学习与爱,兼无所得,你白过了吗?
我记得高一的晚自习,我常常放下试卷,在课桌下写一篇篇日记。我幻想有个男孩,羽翼轻盈,眼波温柔,能带我从无边的试卷中逃离。我记得高二时,我一头扎进数学题海里,在无数次妄图放弃的叫嚣之后一次又一次提起笔。我记得高三时,成绩起起落落,在重本与压线之间不断游移。我想,我似乎了解了我三年的足迹。
“诗和远方,都是彼此到不了的地方。”高考是一场冗长的旅程。任何一步,都是走向成长。
波澜壮阔的爱情史诗我没有;肆无忌惮的喧闹与疯狂我没有;甚至令人惊羡的成绩与名校,我同样没有。
那些不善人际的打磨让我学会处事;那些不合少年模样的黑眼圈让我明白坚守;那些困难的习题错题留给我一腔勇意;那些少年与少女的故事,让我知悉,也享受孤独。
这些,都是漫漫青春里,我应当知道的事。
我可能看起来两手空空,可我双眼透亮,心中澄明。
我无悔青春。
【二】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小Z其人,之于我异常神秘。
从轻轻浅浅的高一开始,她便一直是优雅脱俗的姿态。她总是对所有人笑着,却总是对什么都显得漠不关心。
我与她熟识,还是从她回到B班开始。
按常理而言,重点班与普通班的距离一旦拉开,便难以填补。她是第一批考入重点班的同学,是我们眼中惊羡的好学生。可她偏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从重点班转入普通班。个中缘由,无人知悉。
我记得她回来那天,嘴角依旧带笑,目光依旧清浅。我抱抱她,我说:“欢迎回家。”
她的目光散散的,落在教室之后,不知名的某个地方。
她说是啊,我回家了。
后来我终于明白,有些种子早已种下。看似无厘头的举动,原来都有回答。
小Z从高一开始喜欢一个男孩。他轮廓清朗,寡言却心思细腻,沉默的静坐时,如同深沉的夜的代名词。我们姑且称他Eve。
小Z是转学生,又不喜言谈,刚到这个班级时,倍显孤僻。上数学课时,Eve站在她桌边记笔记,偶尔与她讨论着解题。一来二去,她便喜欢上这个有尘烟气息的男孩。这些都是小Z自述了,个中种种,我们从未发觉。
她说,她总在跑操时拼命往后站,只想离他更近一点;她总在数学课前把预习做得淋漓尽致,只为当他开口提问时,她能毫不露怯;即使进入A班之后,她还是在楼梯口制造一场场偶遇,漫不经心地寒暄几句。
他对她说:“你在A班好好学习。”
她却说,你等我,我会回B班。
他不相信她会回来,或者是丝毫没放在心上。
可她怎么会随随便便许诺呢。她辗转在AB两位班主任之间,劝说着年级主任做申请,向家长打好“一直优秀”的包票。从楼道那头到楼道这头,她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
她终于漫不经心地站在他身边,她说,我回来了。
她还说,以后我们做同桌吧。
《橘生淮南》中有这样一句话,说“人间留给他们吧,她只要一轮月亮”。
我想这话用来形容小Z,也正当合适。
这世界的喧嚣,她从未在意,她不爱凑热闹,也从不怕孤独。人间这么大,她只要他。
小Z与Eve真的成为了同桌。他们一起上课下课,一起打水吃饭,在静谧的晚自习传递一张张小纸条,在困意席卷的下午提醒彼此振奋精神。
她说,他会为她对付夏日里可怕的昆虫,会回过身和她探讨繁琐的习题,会在老师突然提问时小声嘟囔着答案。他们的成绩在那段时间里,都卓有提高。
我们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恋人,我们以为他们是恋人。
可他走了,就在她回来的两个月后。
她助他金榜题名,他便靠他的金榜甩开她。
我回过头仔细想想,小Z几乎是眼睛红肿着三天,魂不守舍了三天,而后一下子回复到了,我最开始认识她的样子。
她申请了讲桌旁边的位置,一个人依旧优雅,依旧孤高,只是少了他在时的俏皮与人间烟火之气。她的成绩依旧优异,生活依旧两点一线,似乎那个男孩,丝毫不曾出现过。
我是在与老师的闲聊之中,收到小Z的喜讯的。她的高考成绩如同平时一样优异。
我曾偶然问起小Z,对于那段经历,可曾后悔。
她还是笑,淡淡的,有些黯然,她说也许爱就是这样吧,哪有那么多如愿以偿,我只做到无愧于心。
我想,她说的是对的。
那些半实半虚的打抱不平,那些笑语中隐藏的八卦与悲悯,她都不屑一顾。
我曾经义无反顾的爱一个人,不论结果,这件事本身,就是一场青春。
【三】感谢你,陪我走一程
2019年是我与Jane相识的第六个年头。我热爱这个女孩,因为她的真诚,她的细心,也或者说,我热爱她,因为她是Jane。
Jane踏出国门时不过十六岁。在我眼中,她还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小女孩。
我无法想象,不善言谈的她,如何承受得下异国的打磨。
可她做到了,我想,靠的是时间,以及泪水的洗刷。
高考出分那一天,夜里一点半。我对她发消息说,Jane,我考得烂透了,我对不起我的三年。
出人意料的,她几乎是立即回复。在那注定无眠的一夜,给予我最大限度的宽慰与劝解。
不久以后,我终于在另外一位留学生朋友的状态中知道,那一夜,是她备战期考的最后一夜。
我甚至可以想见,她是如何从一堆堆英文资料中抽身抬头,撑着浓重的黑眼圈,一字一句的敲下那些话语。也是那些话语,让六月的晚风,有了人情冷暖,有了烟火气息。
我可以想见,这个不过十八岁的小女孩,即使不曾陪伴我经历三年高中的打磨,经历高考过后的狂欢,经历京津冀名声大噪的雾霾,可她一直在我身边。
她不曾缺席每场节日的盛宴,不曾缺席每份生日的贺礼,哪怕渡远重洋,也坚定地参与我的每一次成长。
“我们都是追逐青春的人,是勇敢地抓住青春尾巴的人。我相信,生活并不会因此嫌弃我们。”六月二十四日,Jane转发给我的文字中,有这样一句话。
亲爱的朋友,感谢你,陪我走这一程。
只此一程,我三生有幸。
亲爱的朋友,感谢你,浏览我的文字。
我不知你姓甚名谁,年方几何。
可我感谢你,见证我的青春。
我也想你知道,青春没有尽头,你我皆是青春中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