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负时光不负卿
我正式开始读书应该是从2017年11月,一位学校的老前辈的对话才让我觉得书里或许有能解开我疑惑的秘密。
她说,中文系的一位平时功课很优秀的师哥,当年在学校可是老师身边的好助手,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之后被系里推荐去单位实习。
所有人都觉得,他的好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可是呢,并不是所有的剧情都能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发展。
他的专业就是秘书学,所以,实习的岗位也是秘书。上司有一天问他,你是中文系的?那你今天来写一份工作报告。
这位师哥也觉得没什么大问题,毕竟在学校也写过很多工作报告和总结,他也就答应了这第一次的任务。
任务并没有像学生工作时期的那么简单,大量的工作内容,还有会议精神等,他突然才意识到,这个任务远比他想象的难。
他在大学期间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功课和学生干部工作上,并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心里沉淀的知识自然也是少之又少。
当他的工作汇报交给上司,上司并没有大发雷霆,这让他忐忑的心有了一点安慰,但是,他却被调任了原本的岗位,理由是经验不足,能力不够。
他也因此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他开始大量读书,并且完成文章的书写尝试。
两年后,当他再次见到当时推荐自己的班主任时,他只是说了一句话,“老师,我现在写的工作汇报再也没有让自己丢脸过。”
2、很多事情不止我一个人经历过,总有一些书中的话能一语解开疑惑。
我的读书时间正式来算是从2017年11月中旬那次的行动营开始,或许我也一直低估了读书的力量。
那段时间是我最忙的时间段,大量的专业课作业需要我不停的修改,学校的学生工作也有我第一次尝试的内容,我开始有点力不从心的时候,看到了猫叔的行动营邀请。
这已经是2017年最后一次的活动,我再次敲动键盘提交自己的申请,等待审核的时间最难熬,但也由于我时间比较多,所以在看到了申请通过的信息时,自己却有了这是做梦的错觉。
这已经是2017年不知第几次的申请了,本来也没报什么希望了,但这次的活动却让我认识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每天的任务是读材料,写心得,录文章。我也由于地区作息时间不同,每次只能利用中午大家午休的时间在卫生间里完成任务。
有几次,为了完成当天的任务,我不惜坐在走廊的台阶上,只为找到一丁点的信号。一开始的这种生活很新鲜,可到中间的时间,我越发觉得累,忙不开的感觉,但我从没想过放弃。
也有遇到刚一开始信心满满,连创作的灵感也是大量涌出的感觉,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积累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一点点用尽,写出的文章连自己都无法容忍,我才意识到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每天的任务就又多了一项,那就是看前一天的榜样文章,把当天在自己之前完成的文章看一遍。
很快,那种握笔没思路的感觉也像是消失了。20天的任务也就这样磕磕绊绊的结束了,我或许已经不记得大兵老师的分享课内容,也不太记得bobo老师的练声技巧,但我会一直记得那段时间自己亲自去完成时所想所悟。
3、没有谁的生活一尘不变,你要么积极的变得更好,要么被动的变得更糟。
我的书架上渐渐多了课本之外的书,我的购物车里也悄悄走进了几个衣服零食之外的书,我的平板里也多了一个叫当当阅读的app。
我自己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小细节,直到寒假呆在家里一整天读书忘记吃饭的事,老妈的唠叨才让我惊奇的发现了一切。
“你现在这样的用功,即使身在沙子里,也掩盖不住你的光芒。”
这是那天晚上睡着了,忘记关的台灯下,爸爸写在书背后的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