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谈谈关于“修行”的感悟

谈谈关于“修行”的感悟

作者: 真阿当 | 来源:发表于2018-10-13 12:38 被阅读307次

    首先,当我们说“修行”时,我们在说什么?修行即是修心,是向内修,是与自己的对话。

    与自己对话重要吗?重要。与自己的对话,可以获得内心长久的平静,不焦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静可贵吗?可贵。当求而不得,当人生半坡,当遭遇变故,当你意识到累怎么没有止境的时候,就能理解平静的可贵。

    你听过下面这篇鸡汤吗?

    英国伦敦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有一块举世闻名的墓碑。墓碑为粗糙的花岗岩质地,造型也很普通,与周边英国国王、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名人相比,墓碑居然没有姓名、生卒年月,甚至没有关于墓主人生平的介绍。

    但就是这样一块无名的墓碑,却给全世界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墓志铭是这样写的: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我对这个鸡汤的理解是 — 与自己对话,先完成与自我的认知与和解之后,再向外求。

    怎么完成自我认知,又如何与自己和解?

    《梦的解析》说本我、自我、超我。先天有差异,人性有动物的原始性,后天环境有异。

    动物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性”,“权力”,俗称金钱和女人。追求这个是原始本能,修行不是靠禁欲,反人性,而是正视人性,做到“发乎情,止乎礼”。止乎礼就是修行。

    后天环境对人的性格产生最大影响的是“童年经历”。缺钱,缺爱,都会在一张白纸的童年产生不安全感,以至在后面的整个人生留下深刻烙印,产生深远影响。穷人家的孩子,生于家庭暴力环境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人格,三观都会发生扭曲。发现自己的扭曲,纠正偏执,就是修行。

    佛家讲执念,讲六道皆苦,讲求而不得,讲放下。佛家在讲什么?佛家在讲出世,讲看破红尘,讲第三人称看自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给了个获得通往平静的出路。出路当然不是指进庙当和尚,进庙的是传道者,不进庙的入世修行者,俗家弟子。

    修行是修心,与在哪儿修无关。佛家讲佛缘和慧根。

    什么是“佛缘”?

    年初有位很信佛的朋友跟我讲佛教的智慧,讲六道皆苦,讲执念。我没太多感受,只觉得很新颖,也很有智慧。这大半年来,当外界的勿忙停止后,我有了向内修的时间和环境,渐渐对佛教智慧有了更深的感悟。想起朋友年初跟我说的“佛缘”,想来可能真的有此缘。

    以前理解的“缘”,以为是“随机概率、生辰八字、宇宙暗物质”什么的玄学,现在想来,“缘”应该指的是“天生具有某种悟性的人,在迷惑时,听到了布道师传递的某种思想,霍然开朗,解除了迷惑”。悟性、布道师、思想、解惑,加起来就是“缘”。而悟性就是慧根。

    佛家对于获得平静的答案,可以在下面这个故事里体会。

    施主问和尚:“您得道之前,做些什么?”

    和尚说:“砍柴、烧水、做饭。”

    “那您得道之后呢?”

    “砍柴、烧水、做饭。“

    “那您得道后,没有改变呀?”

    和尚说:“改变了。我得道之前,砍柴的时候想着烧水,烧水的时候想着做饭。得道之后,我烧水的时候想着烧水,砍柴的时候想着砍柴,做饭的时候想着做饭。”

    佛家的答案是出世。难免消极了点。私以为不是最好的答案。阳明心学可能更积极一点。

    阳明心学讲入世、出世、再入世。他在讲什么?他在讲经历,体验,反省,顿悟,放下执念,重新生活。修行目标是什么?内圣外王。

    为什么要入世?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韩寒在《后会无期》中说,“你都没见过世界,哪来的世界观”?

    复旦EMBA课堂上,经历丰富的包季鸣老师给我们感叹,”走下半坡时更需要智慧”。他短短的一句话,背后是”经历、体验、反思、感悟”,不入世,能说出这话吗?

    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没入世,又谈何出世?

    为什么出世?因为不出世,获得不了内心长久的平静。这是前面提到的佛家智慧。阳明心学的答案和佛家一样。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在”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这个问题上,佛家的答案止于出世。心学的答案是出世之后,还要再重新入世。如何再入世?内圣外王。

    什么是内圣外王?我的感悟是: 向内修和向外修不同套路。向内修什么?先修不惑,再修不执着,最后到达内心长久的平和。向外修什么?修与他人相处之道,怎么相处?基于对自己的了解,以“不会扰乱内心平和为前提,以尽可能把事办成为目标”,来与他人相处。因为本我不同,所以与自己和解的方式不同,所以与他人相处的”正确”方式不同。面对选择时,凡事有两面,任何一种选择都有优缺点,不必向他人寻求标准答案,因为完美不存在,最好的答案,只有与自己达成了和解的你自己知道。

    人说40不惑,而我现年还不足35,悟性还行,但资历尚浅,纯个人感悟。也许80、90多岁后,会是另一番感悟。

    关于”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这个终极问题,我的答案千言万语汇成两句话,来自高晓松老师的两句话,“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获得内心长久的平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Confidence_bc08:“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相由心生,心随境转
      • 梦外的歌者:佛陀的法其实一点也不消极,认为消极都是因为没入门。出世为什么要出?不是对这个世界失望或绝望,而是为了追求更美的世界——极乐世界。这个世界不在外面,而是在心灵之中。成道之人就是每天都在极乐世界之人,他认识到了真正的自己,他的心自由了。因此他无所畏惧,因此他不会被人激怒,因此他不会因外境的无常而痛苦。佛陀认为,一边享受着这个世界一边修行会非常困难,因此他建议出世专心来修,否定这个世界,只探索自己内在世界。你这么再一看,出世还消极吗?
        真阿当:@梦外的歌者 穷逍遥。
        梦外的歌者:@真阿当 因为无明,执着与欲望,才在世间轮回。世界是虚妄的,实相是空无——真空妙有。逃避现实问题?虚妄之物哪里有问题存在?你把问题当真了,所以才在世间轮回。因此佛陀提出不要把问题当真,甚至不必去在乎世界,只关注自己就行了。因为虚妄之物没有问题,只有自己是有问题的。 为了避免被毫无意义的世界吸引注意拖延觉悟,所以要出世。这就是佛陀的思想。至于觉悟之后,你想干什么都可以了。
        真阿当:@梦外的歌者 还是在逃避现实问题嘛。如果不再入世,空是避世,投胎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本文标题:谈谈关于“修行”的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do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