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脸色”知病,中医面诊的第一步

看“脸色”知病,中医面诊的第一步

作者: 明升心经 | 来源:发表于2017-03-13 18:05 被阅读0次

小时候看病不同于现在看西医,西医要做一系列的检查才知道病症所在,而很多中医在望闻问切就能判断病症发生在身体哪个脏腑。

“望”是中医看病的第一步,看人的外表而观内在病症,这也是中医一个厉害之处。人们不防学学中医的“望”,平时可多留意自己的面貌,观察身体的状况,了解内脏的健康与否,从而及时问医或者养护。

“望”面色,首先要知道健康的颜色和发病时面部呈现的颜色的区别: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译文:

正常的赤色,应当就象白色的丝绸裹着鲜红的朱砂,红而润泽;异常的红色就象赭石一样,色虽赤但是带紫,表面色泽滞暗无光泽。

正常的白色,应当象鹅的白羽毛一样,白而润泽;异常的白色,则似海盐一般,白中带浊并有浮光。

正常的青色,应当象青色的玉石一样,青中透润;异常的青色,则象蓝色无华。

正常的黄色,应当似白色的罗帕里裹雄黄,黄而明润;异常的黄,则象黄土一样,虽黄而枯。

正常的黑色似重漆,黑而明泽;异常的黑色象草地的地衣,色虽黑而枯槁。

“望”人体面部颜色的原理在于:中医说五脏对五色,肝脏对青色、心脏对红色、脾脏对黄色、肺部对白色、肾脏对黑色。在季节养生中最好吃对应颜色的食物,比如,中医主张春天养肝,要多吃青色的食物。

传统中医在数千年的实践以及现代科技对青色食物的研究,都证明了春季多吃青色食物确实对肝有很好的养生功效。

由此也印证了五脏对五色的科学性。五脏病变时,面部也出现相应的颜色。

通常健康的人面色都是带有红润色泽,若身体出现病症,面色也会发生变化。

面部呈现黄色,就是脾胃、消化功能出了问题;

面色泛白则是肺部和呼吸系统出现问题。

面色紫红、暗红,则是心脑血管出现问题,这里的面红是长时间的,不是平时害羞出现的面红耳赤或者喝酒的面红;

面色泛青,是肝胆出现病变;

面色泛黑,则是肾脏有问题。

面色无血气,贫血。

“望”又会看五官,原理在于五脏对五色,五脏外窍于五官,判断五官呈现的颜色也能判断病变的内脏。

目是肝之苗:眼睛泛黄,浑浊,是肝不好;眼睛干涩、爱眨眼睛是肝功能虚弱;

鼻是肺之苗:鼻塞、嗅觉不灵,宜宣泄肺气,

舌为心之苗:舌头红肿肥大,心火上盛;舌头颜色暗紫、暗红,是血液粘稠,血气运行不畅。

口为脾之苗:清晨口泛苦味、口臭,需要健脾;

肾外窍于耳:耳鸣、耳发黑,宜补肾。

往期精选文章:

润春燥,蜂蜜喝对了才是宝,喝错了就是毒药

青色水果茶,疏肝排毒

“二月二,龙抬头”,吃黄豆好养生

湿气重,薏米来解决

乍暖还寒,中药与穴位预防风寒感冒

雨水节气,养身防“上火”

春吃芽,吃菜要专挑嫩的吃

春季开始茶疗,这样喝茶能喝出健康!

春天养肝,为什么要养肝?怎样养好肝?

……

明升心经所有文章欢迎分享,转载需注明出处。

点击“阅读原文”结缘匠心之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脸色”知病,中医面诊的第一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dq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