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上海一名17岁男孩当着母亲面跳桥轻生。
据男孩母亲反映,当时正驾车载着男孩,他因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其批评,所以才出现了这一幕悲剧。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内心震惊不已。
那一刻,这个男孩心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一刻,她的母亲到底说了什么?
这个快要成年的男孩究竟在生活中是如何被对待的?
到底父母在他心中植入了什么思想,让年幼的生命之花早早凋谢?
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内心没有评判,也没有愤怒,只是为那个男孩感到悲痛,为那个悲伤的母亲感到惋惜。
书院在上个学期开设过系列心理课《人生七年》,以七年为一个章节,讲述每个年龄段应该发展的任务。
当时0-7岁的那一段大家是反复看了很多遍。
在学习这个课程的时候,我会不停地去回忆自己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
那个时候父母是怎么对待我,
以及我到底在哪个部分受到了影响的。
课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前七年,父母对待你的方式将会影响你的一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已经不记得自己七岁之前的事了,
所以自然无法去考证到底这个影响到底有多大了。
可当我们长大成人,开始做了父母,
是不是也要开始思考该如何用爱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呢?
我们会不会用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对待我们的下一代了呢?
我们是不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变成了我们的父母呢?
绝大多数人这辈子都会体验到为人父母的快乐,当然这份快乐同时也伴随着养育子女的责任。
但是,成为父母就真的准备好做父母了吗?
有很多网友都在批评那位17岁男孩的母亲,
但当她跪倒在地,大声痛哭的时候,谁能比她还难受呢。
那个17岁的男孩,或许父母从小就在内心埋下了一颗惩罚的种子,
只要一犯错,父母的批评就会随之而来,
而这些批评就会浇灌着内心的种子。
就在他跳下桥的时候,种子已然长成参天大树。
来自家庭的伤害,一不小心就让孩子掉入万丈深渊,而父母却不自知。
但是这已经无法挽回了,无尽的内疚可能会终生伴随着这位母亲。
可是,当这种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会处理的并她好吗?
2
现在这份工作让我与孩子互动的非常频繁,
每当我发现某个孩子的有一些特别的行为特征时,
总是要探究一番这行为背后的原因,
有时候会和他们做一对一心理咨询,
有时候也会专门找他们“闲聊”,“唠嗑”。
但有时候怎么“唠”都“唠”不出个所以然来,也聊不出来因果。
为什么他\她会有这样的行为?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呢?
直到遇见了他们的父母。
来书院之后,大大小小的团体也参加了不少,也很有幸和书院的一部分家长在团体中相遇。
在团体中,当这些家长在谈论他们自己时,我总是会不由自主联系到他们的孩子。
有时候突然那么一瞬间,就觉察到,原来孩子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在父母这里啊。
比如某个少年平时在书院总是会踩着点进教室,团体中爸爸呈现出来的竟然和他一模一样,也总是等到最后一分钟才进入团体就座。
又比如某个家长在团体中是典型的“打岔型”沟通模式,而TA的孩子平时也总是在关键问题上将注意力转移到别处。
打岔型,萨提亚提出的的生存姿态,打岔姿态的人们似乎一刻也不能保持静止,他们企图将别人的注意力从正在讨论的话题上引开。打岔者不断变换想法,并且希望能够在同一时间做无数的事情。
每次团体之后,收获的不仅仅是自我模式的认识,更多的是看清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
以前总是不理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总觉得父母教给孩子的东西不会比学校多,
现在渐渐明白,父母其实是孩子的人格老师,
父母不仅要在生理上抚养孩子长大成人,更重要的是做好一个心理上的老师和榜样。
小时候,孩子会模仿自己的父母的一言一行。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也会慢慢向孩子灌输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而这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当然要比学校重要的多了。
3
关于家庭的教育,又想起了一件事。
前几天和煜姐聊天的时候,谈到了她哥4岁半的儿子,也就是她侄子。
她说她这个侄子现在特别喜欢爷爷,因为爷爷是最疼爱他的。
“这小家伙有时候不听话了,我们其他人都会生气,但是我爸现在真是太爱他了,各种护着他。”
我说:“爷爷疼孙子,不是正常吗?你爸小时候应该也很疼你吧?”
“当然。我小时候在我们那边可厉害着呢,邻居都说这家的丫头不好惹。”煜姐自豪地说。
“你爸这么宠你啊?”我惊讶的问。
“也不是,有时候也会批评我,不过,批评完了会安慰我”。
后来,她给我讲了她家族里的一些事,我梳理了一下,才发现,她爸爸那边的人都很疼爱孩子,包括她几个伯伯,叔叔,姑姑等等。
“我的小姑最疼我了,不光是我,和我同辈的孩子都喜欢这个小姨。”煜姐自豪的说。
“我猜想可能是你父亲这边的孩子从小就获得了满满的爱吧。因为他们内心丰盈,所以才能无私地给予。”
我说完,煜姐陷入了沉思。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我们老祖宗很早就认识到了,父母其实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那些从小被父母疼爱过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带着这份满满的爱意生活下去,
然后结婚生子,再将这份爱意传给自己的子女。
这时候也许有人站出来说:“那些从小没被父母疼过的人,是不是也给不出爱呢?你是不是又说原生家庭会影响我们一辈子了?”
我第一次听说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是从一位比较知名的心理学家听到的。
当时对这个概念并没有特别深刻的理解,也并没有发现自己身边的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和问题。
或许是自己还没有觉察到吧。
那个时候只是会回顾自己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
但能回忆起来的也只是断断续续的片段而已。
也并没有发现原生家庭对自己有多大的影响。
后来在参加了很多轮的团体心理之后,
才慢慢觉察到自己的人际互动模式原来带着这么多父母的印记。
自己和父母所做的完全一致,就像是无意识的认祖归宗。
难道我们这一生真的要背负着原生家庭的锁链吗?
当然不是,或许原生家庭的影响会一直在,也可能在某个无意识的情形下显露出来。
但当我们觉察到时,我们就有了选择的权力,
我们是我们自己,不是别人,也不是我们的父母,
也许当我们真正能够认清这些事情时,我们就真的能为自己而活。
在以后的生活中,重塑自己的内心的父母,
斩断那一直束缚在自己身上的锁链。
从自己这一代开始,创造一个更幸福的家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