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这个假期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随着疫情的减弱,我们也即将迎来复工(线下的正式复工)的日子。
我们的大多数人也在这个特别的春节里,一面为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提心吊胆,心情随着疫情的波动,像是在坐过山车一样;另一方面我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关”在家里的日子,我们想着法子让生活继续下去。
网上有文章说这次疫情对我们国家是一次大考,其实对个人何尝不是一次大考。
看着复工时间不断的往后延,看着开学的时间不断往后延,每个人的焦虑也在增加着。因为时间越长,整个社会的经济会受影响,而我们的收入也更受影响。
一、我在这段时间做了哪些事情
(一)2月3日,开始参加公司的线上复工
(二)参加心理干预的讲座,分享心理健康的知识
(三)联络客户,了解客户的情况
二、我在思考“我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
(一)我们要有风险意识,始终保持警惕性
张文宏医师说:疫情还会有反复(2020年底,河北、吉林等地的疫情;2021年初,全球确诊人数超一亿人)
一位客户联系我,问我今年的保费是多少,她要提前做些准备
(二)保持积极的心态,
困难面前,激发出无限的力量;看看我们的国人,多么的团结,多么的凝聚在一起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当我们习惯了我们日常的生活之后,我们发现对于家人、对于社会普罗大众,我们往往更多的是要求,是苛责,而忘了他们的付出,他们所承受的压力。
(三)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疫情当前,“宅”在家里就是为社会做贡献。以前“宅”是一个贬义词,而这段时间“宅”却成了防控疫情的必要手段。而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那么认真的“宅”在家里。
(四)身不动,心却在一起
这次疫情中才知道阿里巴巴是在17年前的SARS期间,迎来他们创业以来的大考的。他们挺了过来,正是从那时开始,累积到现在互联网技术、物联技术,让我们发现即使宅在家里,我们一样可以和全国的人民、和世界连在一起。
2020年2月20日写
今日(2021年3月7日)参加慈济慈委精进。
1,有机会还是要走入团队,走入人群。从自己的观察和别人的分享中,了解志工的身心动态,了解全球慈济的发展动向。
2,记录学习、交流过程的“灵机一动”,这种受到启发的想法,是其他场合很难获得的。
——众生皆具佛性,细思维( 上人) 贪嗔痴无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小心细心多用心——善恶无际;为佛教,去人群,让人群了解佛法的好——德不孤、必有邻;不仅护持教团,更扩展关怀范围。
——(运敬居士)慈济慈善的社会效应SROI——降低孤立感,增进家庭和睦;补助——慈济本体;高龄长者专案;亲帮亲、邻帮邻——邀请BL邻居一起关怀,也接引邻居;郎**等受助家庭孩子工作后的长期互动/字**等异地慈济青年的在地陪伴。
要更深入地思维——我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在兼顾家庭经济、身体的情况下,加大付出的力度,陪伴有缘人,组建松散型的团队,提高付出的效率和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