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的家庭教育,不一定需要高明的育儿技法,但常常需要一些基本的东西:温暖的家庭氛围,大人同理孩子的感受和需求,看到孩子的长处,给孩子自己做成事情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https://img.haomeiwen.com/i5514731/080d22fd06794cff.png)
有人问,什么兴趣爱好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我觉得根本上还是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安全、温暖、支持的家庭里,孩子的心智和情操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什么样的兴趣爱好都好。
如果爸妈经常吵架、大人孩子关系紧张,那么学再多高大上的乐器、美术等等,也陶冶不了情操。我特别欣赏苏霍姆林斯基的洞察:
“一个家庭,如果在幼小孩子的眼里,年轻的父亲总在无微不至地关心、帮助妻子,妻子的忙碌和操劳渐渐变成他的忙碌和操劳,那么这个家庭就成了对孩子进行情感和道德教育的学校。谁也没有特意去教,但是父亲在自我教育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勤劳、善良、热情、细心的品质。
有了父亲的自我教育,才会有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鲜明的榜样,所有关于儿童自我教育的言语都只是空话。”
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同,有的父母不能在学业方面具体指导孩子,但这些父母愿意自我教育,不唠叨、不指责,总能给孩子安慰和鼓励,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重拾信心,这样其实也很好。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总是把基本的东西先做好,这样才不至于勤勤恳恳地帮倒忙。
2.一位月入6位数的90后小富婆跟我说,”很多人其实很傻,她宁愿花一辈子去忍受自己不想要的生活,也不愿意花一年时间去改变自己“她说,自己经常听到一些同龄人抱怨,生活窘迫,爱情不美满,婆媳关系不好,孩子不好带,职场不好混等等。
但是当我认真的给她们分析局面,提供建议之后,她们一边嗯嗯嗯点头,一边依然重复着昨天的日子,然后过一段时间,又来问我类似的问题,久而久之,我也累了。
对于深处困境的朋友,她现在只会送给她们三句话,
1)未来的解决问题的代价会更大。
你要是不抽出时间来创造你想要的生活,你最终一定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应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你现在就是得认真学习,努力充实自己,而不是焦虑时光。
2)乱糟糟的环境并不是你自甘堕落的理由。
合群是平凡的开始,独行是拔尖的开头。自己的平庸自己去改变,别让懦弱否定了自己,别让懒惰耽误了青春。
3)所谓捷径其实都是看似笨拙的坚持。
风是怎么来的啊?你跑的快了,耳边就都是风了。干扰怎么来的啊?你跑得慢了,耳边自然就都是闲言碎语。
记住,如果鼓励和兴趣不能成为你坚持的动力,那么将来,耻辱会成为的。
3.不善于抱大腿,无法和比自己强的人自如地交往,是阻碍大多数人上升的绊脚石。能和领导称兄道弟,逢年过节去家里拜访。是一道基础门槛。做不到的人,基本上上限就在这里了。
4.穷人家出了一个“叛逆”的孩子,不要觉得心累,他可能是来改变这个家庭的。他的独立思想,不随波逐流,注定了这个孩子没有被穷人思维所捆绑,他从小就懂得,人要扛得住失败,要向上奔跑,才能避免平凡的一生。
作为家人,只要在正道上,不妨多支持他,别让他太早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独立思考的能力,真的是太难得了。
5.要生存,就要有绝活。员工这样,领导也是一样。要能捉住事情的核心本质。做一件事情之前,透过现象看本质,想想做这件事要达到什么根本目的,不要南辕北辙。
6.“不要鹤立鸡群,而要和其光同其尘。”假装同意他们的观点,然后大家一直都是好朋友。如果辩论起来,自己掏钱踩坑,受苦遭罪走弯路才学来的东西,就这么义务的教给他,非常不值。
很多人其实心机特别深,常常用激将法来故意反驳你,试探你的底线,企图让你情绪失控,说出他想要听到的答案,套出来之后,要么他自己操作,轻松达到目的;要么把你的成果占为己有,天天挂在嘴边,就跟这事儿是他弄的一样。
也就是,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