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妹妹家有几天了,现在忙碌的社会里,我们各自成家,能在一起小住都是比较奢侈的事情,所以格外的珍惜且话比较多!
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深厚,对乡土人情和共同的记忆比较多。
我们说起小时候的种种记忆,一起玩一起做农事农活,小小的年纪不过小学起,那时候我们这种家境贫寒的小孩子,相当于半个劳动力,只有下课放假啥都要干,轻的是拾材,扫地放牛等。重的是割稻,插秧抬稻谷,现在回想以前都不知道是咋过来的!
但是在那种环境下,有了一种独有的乡土人情气息,我们作为小孩帮邻里干活,大人会给我们些吃的或者农作物,以做感谢!邻里间还会有相互串门,和吃饭端碗“走家”这样的饮食习惯。现在可能习惯不了,但在那时是极其常见的一种生活方式。
那样的生活习惯下,对一个村的很多人,会有独有的情感,会感到很亲切,有事也会相互帮助,当然也有个别习性习气不好的个户人家。但那份人情世故就是那童年时最初的记忆,到现在有些相对亲的人,依然会保有比较亲密的关系,很多则是越来越疏远的状态!
话锋从过去的回忆拉到了现在,就会说感觉现在人情淡漠,很多人很现实!现在人都没有什么亲情可言,都是钱最好,现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今天我还特意听了一本叫做《乡土人情》的书,专门想看看书中的乡土人情到底是什么?
听完收获还真是大,中国人几千年下来独有的人气乡土气息,其实很多都是从“土”这个字延伸筵席而来,我们从几千年下来都是农耕时代,千百年来依赖土为生,又以小村落而居,人情关系是纵向的,且以自我为焦点的涟漪式,亲疏扩散的亲疏递进关系,最后以个人权利能力又从新组合一种人际联系网。
说到对现在人情世故的淡漠,也是一个变化中的结果,现在人因为农耕,机械,互联网数字时代的到来,很多很多的不确定性的变化,大大的打破了千百年来的农耕时,人与人的依赖和局限性。每一个人的机会更多,发展空间更大,可以依赖合作的人更多更广,而不在是眼前的几个亲戚和邻里。
现在人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变化极大,所以不光是生活方式的变化,自然情感依赖和世态人情都会发生变化,这是发展中一种必然的变化,需要以开放且能快速适应的态度看待这个世界。
学习是多么重要的事,今天的乡土人情这本书,让我对现代社会中的关系和期待,有了更快阔的认知,也会看淡别人必须帮助你的这件事的根本逻辑。就会消除很多感性的烦恼,时代在进步,自己也在成长,这个人情世故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现在我们也需要有成长型心态,面对这份独有的人情世故,我们可以知世故,但不要太世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