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学校开始,我们就不断的被教授最简单的做事情的模型:学习一个公式定理,套入题目解决一类问题,然后学习多个公式定理,杂糅成一个复杂的问题再去解决。无非是了解清楚一件事,然后再实践,通过实践反馈你了解的程度再改进。然后在了解清楚的基础上,将事情复杂化,从解决简单问题到复杂问题。
了解清楚简单规则-分析&制定策略-实践-复杂化规则-了解清楚-分析&制定策略-实践
所以弄清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先弄清楚,你的分析和策略制定才是有的放矢,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和反思才是有针对性的。这个公司是一个信息量庞大的地方,现在大部分时候,我们没有弄清楚事情的脉络和规则,就急于利用以往的经验和思维方式分析和制定策略,此时的策略很可能是无力的,甚至复盘的时候都很难对为什么没能达到预期的结果给出准确的答复,进而也没办法为下个行动提供指导。
弄清楚意味着什么?
1.准确、具体了解一件事情的全貌,逻辑上梳理清楚,事情的因果、主次
2.结构化就是从目标抓手进度三个维度思考,从事情运转起来的每一个环节,把事情不断的微观化,找到最基本的规则,然后代入到具体的场景中,从不同角度思考,最终把握事情运转的规则,在此基础上能够清楚的复述,能举一反三的解决各种延伸问题。
反之
如果没有准确具体的了解全貌,该问的时候少问了一句,或者了解的时候进行了模糊化处理,思考的时候没有推解彻底,那么做事情的时候,手不稳,事情没有办法做的彻底、准确,得过且过,许多细微地方的错漏,集成起来就是大的偏差。工作能力体现在很多点上面,包括你的每一次对接,每一件事情的处理,每一次表达,集腋成裘,最终会形成大家对你的一个印象,对你所处的环境造成颠覆性的影响。
如果没有把事情不断的微观化,就无法找到最基础的规则,无法准确具体的把握。一旦事物复杂化,就失去认知的抓点。
以上两个状态在生活中的体现就是,你对接的时候没有底气,不知道该坚持什么,获取了信息没有办法及时归类,面对问题的时候不知道从何着手去解决,甚至识别不出问题。
举个例子。猫客首页改版。
-基础的对接是知道这件事,并且将改版带来的改变宣导给团队,请大家做好配合。
-高阶的对接是应用[了解-分析-实践模型]。第一思考,为什么猫客要改版,改版前后主要的变化是什么?主要的模块在哪里?第二思考在这个变化之中我可以做什么?(目标)可以获取更多的流量?如何获取更多的流量?(抓手)先从产品经理和消费者的视角审视一下新版猫客,细化到消费者的每一次点击背后的思考和背后的影响因素(微观),弄清楚两者的诉求,再回到行业,看看交互和表现形式甚至算法,是否最好的匹配?我的想法是否靠谱,是否可以尝试?(分析策略)先跟相关人员沟通一轮(实践后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行为是环环相扣的,不是空中楼阁上的分析和策略,所以做起来得心应手方向明确。具体执行的过程中甚至要挖的更深,想的更全面,才能找到常人找不到的机会点,去做改变啊,改变基于洞察,而洞察是深刻的理解。能够先做到洞察,再基于洞察去改变,就是你的成长了。
进一步提炼规则:
事物发展的初期只有因果,叠加的过程中形成了主次关系。所以弄清楚一件事情,先找到主次,从主要的事情中找到重点,从重点中剥离因果关系,理解最基础的因果关系。所以理解了因果,主次,再举一反三的延展出结构,把握一些特殊情况,才算真正弄清楚了一件事的全貌。
-之所以在了解一件事情的时候坚定的提问,是因为你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全景画面,你不是为了一个点提问,而是为了一幅画提问。
-之所以你在做事情的时候,能够做到位,能够强势,你不是为了一个点做事,你是有一个全景的。你知道每一个动作都要务必准确,才能最终形成那个结果,这是你坚持立场的底气。而不是顺其自然,不是凭运气看情况。运气确乎会影响到事情的发展,你所不知道的一些因素也会,但是要尽力做到最准确,这样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最大化的把控,才能根据反馈进行改进。
分析和制定策略
目前的方法论是先脑图出全景,然后梳理执行流程,不详解。此处甚至是杂糅在了解这个环节里面完成的。
实践要注意什么?
实践的意义是找到你理解尚不准确的地方,调整原有的理解,加深理解。所以实践的意义在于归纳总结理顺:
1.如果有一再发生的事务型的工作,就沉淀流程,制定规则,设计机制,事务型的工作无论于谁都是难以避免的,只能最大化的减少工作量。
2.如果已经规划好的事情有进展不流畅的地方,挖掘背后的原因(微观再微观),反思下是否是自己最初的理解不正确或者不全面,调整解决思路,解决问题,
3.如果问题是上一个环节结下的疙瘩,那就回溯来解决疙瘩。
4.要么确实是意外的bug,那就沉淀解决方案,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分清楚主次的方式绝不是次要的工作不好好做,而是一概认真对待,次要的工作的次序后置,深度降低。很多时候主次重点是不断变化的,没办法分的很清,认真对待相当于给自己留了条后路。
还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事情,是应该被打断还是排队,还是另外安排时间。尤其是做事情的时候突然发现问题,是立即解决还是延后再想解决方案?把手上现行的工作处理完,借着状态立即处理。要保证手上工作的完整性,同时要利用好状态。
后续action
1.坚持每周、每天做次周次日的工作规划,每天总结。到手的每个事情,是否可以应用模型,如何应用模型,应用的结果如何?如何改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