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是个有趣的事,过书是个捡拾的过程。
九天过后,将要迎来大学的第一次考试,真可谓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医学史都结课快一个月了,一直想着复习,这临到了头,才真正开始进行。
虽然有笔记,到说到复习,还是喜欢过书本,翻开书本。
中医的产生并非由圣人所创,并非巫师之巫术,亦并非所谓动物本能说,而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也是会生病的,主要疾病为口腔疾病、创伤性疾病、胎产和小儿疾病。人类率先掌握支配的自然力量是火,火帮助人抵御黑夜、严寒与野兽,扩大了人们的生活范围;火帮助人们拓宽了食物的来源,并促进食物的消化,推动人类的进化;火葬也有利于防治传染病的扩散。
纵观原始人的发展历史,从衣食住方面来说,实在是一个与环境与疾病相抗争的历程,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出现了砭石这原始的医疗工具,出现了按摩的手法等。
原始婚姻关系的变化,也反映了疾病的防治,杂婚-族内婚-族外婚-对偶婚-单偶婚,这减少了遗传病的发生,有利于人类繁衍发展。
进入奴隶社会后,周朝出现了医官制度:第一次进行了医科分类;设立了医政官员;建立了考核制度:第一次出现的病例和死亡记载。
中医的真正发展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之时。中医与巫术的脱离是在春秋。阴阳的理论出自《周易》,五行出自《尚书》,战国邹衍将二者结合起来,哲学上的变化,自然要反映到医学上。
大约秦汉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便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好了,今天的复习就到了这里了,收获颇丰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