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车,主要由妻子每天接送女儿上学,由于她洗车不很勤,车身、车内时常不很洁净,而最主要的乘客——上下学的女儿,时常在车内胡乱折腾,不把车内弄到乱七八糟不罢休。
每当我偶尔用车时,因车的脏乱,我用得很不舒适,于是每次用车前都要先开去洗一洗。这期间,发现女儿的行为有了惊人的变化了,每次一开车门,见到车内干净又整洁时,女儿上车时就显得小心翼翼,上车前还要用力跺跺脚上的泥沙。
这一现象,让我想起许多与之相似的生活情节。比如家里脏乱时,在你想要收拾之前,也就随它脏乱甚至是添乱了。而一旦收拾好,即使没有约定俗成的习惯,你也不好将生活用品随意乱扔了。再比如办公室的环境,一尘不染的环境不仅让前来办事的人员格外收敛自己的不良习惯,还能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由此看来,整洁的环境本身就有种约束力。这就有点像那破窗理论了,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
由事到人,苍蝇不盯无缝的蛋,这是不错的。我们走人生的路,如果自己的品质非常干净,别人和你相处时,也会干净。就比如一堆朋友通宵聚会,遇朋友爱人“查岗”,只说是和某人在一起,朋友爱人便能释怀,之所以如此,只因“某人”的品质干净,和他在一起让人放心。然倘若你是一个品质不干净的人,别人对你,也就像是碰到了扔垃圾的地方,污秽之事随之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