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继续用赵周老师的便签法来复盘,这是一种对核心内容内化、高度链接自己、快速转换成自己可操作步骤的复盘方式。
R1(原文标题):人和产品的五个层次
I(自己的理解):
悟透了产品设计的逻辑,也就能转换在各个场景下,比如结婚教练这样的职业,这个职业的工作其中有项技能就是如何去看一个人,然后给予判断是否适合长期生活。
我们看人或者看产品,首先看到的是外貌,他美不美,个子高不高,胖瘦,穿着等等。
这就是第一层:感知层,也是最浅显的一层,只看表面了。
第二层:角色层。
是什么身份,医生、老师、工程师等等。交往的时候,会明显的感觉到对方身上这种职业的痕迹,而且有的会很强烈。
我们在一起交谈,大部分的内容都会跟职业有关,知道的东西,也受制于角色。
所以,感知层和角色层都停留浅的位置上。
第三层:资源结构层。
人的资源层结构会涉及很多,比如人的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等,这属于比较深层次的结构。
有的人可能表面看起来是一个职业,但其内在核心的部分却不一定一样,所以,如果姑娘不会看人,以貌取人的话,很容易看偏了。
就像做市场研究一样,光看表面数据,不去研究内在原理,就会误判。
第四层:人的能力圈。
第五层:一个人的内核。
这两层才是一个人的内核,内核和能力圈息息相关,内核指的是一个人的存在感,他存在的状态就是能力影响的范围。
这就好比我们看到很多人,影响的范围就是家里的几个人,再也没其他人了,那么他的存在满足就是亲人。
而有些人却不仅要“光宗耀祖”还要“建功立业”,这样他的满足感和影响范围就会更高、更大。
如果一个人存在感满足了,他就不会扩大他的影响圈了。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适配另一个人的成熟产品,你需要看到的是一个人能够持续让自己变化的内在的动力。
然后在漫长的不确定的未来里,明确你们两个人是不是能够一起拥抱不确定,拥抱变化,在变化中变得成熟,彼此适配。这个才是更关键的东西。
所以,如果只是做用户,想短期关系、捡现成的,那你看到一个人的感知层和角色层就够了。
但如果你是要结婚,你要投资一个人,或者你要选择和某个人成为长期的合伙人。
那这个人对自己的存在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自我设定和感知,他对自己的能力圈的建设和经营,他对自己的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才是更重要的。
A1(描述自己相关经历):
自己也在创业的过程中,觉得寻找合伙人和团队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存在感这件事确实很重要,就像战略目标一样,怎么样都不匹配,是无法走的长远的。
现在的007不出局圈子同样也是一个道理,从产品角度,如果我只是一个用户,拿来用就好,可要是想依托它走的更高更远,可能就需要深入到运营体系里去仔细的研究它,看看这个东西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A2(内化应用):
第一,看人。
可以把人的五个层次跟天赋测评的数据结合起来,这样就更能比较精准的识别一个人极其状态。
这样不仅能够识别人,同时还能够看到人的状态跟他的天赋之间存在的差异。
第二,看一个产品。
先判断自己需求,如果只是拿它用一下,那就不计较,够用就好。
如果是为了联合众多需要,就要看内核和其影响力,比如007还有很多合作伙伴公司的产品,找到内核,合适的可以加以利用,不合格的,可以探究,看能否支持调整,为自己所用,达成共赢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