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以前的文章里,提到两个儿时的伙伴,一个是王小明,另一个是王耀斌。
王小明,我于2020年八九月份,找曾在中学任教的同事,又找到四十多年不见的同村小学同学,终在几经周折后,终于找到了与我同在一个城市工作的小学同学。打电话联系上了,但对方的冷淡,使我产生了一种失望感,所以,只是通了一次电话,再没有见面的欲望。
王耀斌也是我要找的同学。只因当年他在上高中时,在县城碰到我,给我买过一碗蛋汤和两个馒头,请我吃过一顿饭。也因他中学时代字写得很漂亮,特别是解放的“解”字那种毛体写法,我是从他那里学到的。
去年12月份,回沁县参加魏应忠朋友女儿婚礼,在婚礼上认识了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原八一站站长老兵,在他家里,我看到他家满墙的他当年参加自卫反战的照片,他又让我看他组织的老兵联谊会活动,录像中,我无意看到了一个叫杨俊文的,我就问,是不是下湾村的 他说是。杨俊文也是和我中学时代的同学,他和王耀斌是一个村的,还是一个年级。
前几天,我让魏应中问了那个老兵杨俊文的电话,我打电话和杨俊文联系上了。我报出我名字时,他一时想不起来,我说我是东寨上的,他才想起来。我又问王耀斌的电话,他还真知道,他告诉我,王耀斌也在太原工作。
昨天,我打通了王耀斌的电话。我也是自报家门,隔了一会他才想起我来。电话中,他问了我在哪里工作,他告诉我他单位就在桃园路上,马路上的路灯都是他们安装的,我猜想他是在路灯管理所了。他表示有时间见见面,因为四十多年没见了啊,他的提议也是我的想法。
通话后,我在微信里把他的手机号输进去,就找到了他的微信,也加他微信了,我并告诉他我是谁,可是,一天过去了,没有给我回复一个字,他是没看见微信,不可能的,是不想和我联系,还是为什么,我不得而知。
我的满腔热情寻找,找见后怎么又是淡淡的失望呢?是不是越浓的思念,找到后就越淡呢?如回忆中的家乡饭总是那么香,一旦再做出来让你吃,就会再怎么好吃,也觉得没以前好吃了。其实,不是饭不好吃,而是胃口变了。也许,我思念的不是具体哪个人,可能思念的是那个挥之不去的儿时情节。
不管什么原因,我四十多年寻找的两个同学都找到了,那种日思夜想的思念、一颗悬着的心放下来了。
那就让我继续积蓄会面的能量,等到哪一天,想见了,就把他们请过来见见。 因为主动权在我手里了。
网友评论